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复习资料:2019年1月自考《风险管理》简单题笔记一

发表时间:2018-10-29 14:41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第一章

1、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的区别&联系?
答:
区别:(1)不确定因素——对未来经济活动的结果具有无知性。
(2)风险——对未来经济活动的结果具有已知性。
联系:理论中两者严格区分;但实务中,不确定因素通过概率转换为风险因素研究。

2、风险的要素和特征?
答:风险三要素:风险因素、风险事故、风险损失。
风险与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密切相关,它们构成了风险存在与否的基本条件。
A. 风险因素,是每时促使或引起风险事故发生的条件,以及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扩大的条件。根据其性质,通常把风险因素分成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心理风险因素三种。
实质风险因素是指对某一标的增加风险事故发生机会或损失严惩程度的直接条件,它是一种有形的风险因素。实质风险对社会总体风险而言只有损失,没有收益,是引起风险事故最主要的原因。
道德风险因素是指与人的不正当社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无形的风险因素。
心理风险因素也是一种无形的风险因素,但与道德风险因素不同。它是指由于人的主观上的疏忽或过失,导致增加风险事故发生机会或扩大损失程度。
◇道德风险因素与心理风险因素都与人密切相关,前者强调的是故意或恶意,而后者则强调无意或善意。
B. 风险事故,又称风险事件,是指引起损失的直接或外在的原因,它是使风险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媒介。
C. 损失,是指非故意、非计划、非预期的经济价值减少的事实。损失可以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两种。

三者关系:风险因素引起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导致损失 ;我们把风险因素存在的事物(即载体),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视为一个单位,那么此单位与风险事故及损失三者就构成实务中常称的“损失暴露单位”;同一事件,在一定条件下是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则它是风险事故。而在其他条件下,则可能是造成损失的间接原因,于是它成为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发生的频率与损失的程度具有反比关系,即风险事故发生概率较高的风险,其风险损失的程度一般较低,而风险事故发生概率较低的风险,其风险损失的程度则一般较高。

▲风险的特征——客观性、偶然性、可变性。

3、四个重要概念:
静态风险:是指由于自然力的不规则作用,或者由于人们的错误或失当行为而招致的风险。(对社会总体而言,是实际风险损失。如:自然灾害、人的死亡)。
动态风险:是指以社会经济的变动为直接原因的风险,通常由人们欲望的变化、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以及产业组织的变化等所引起。(对社会个体而言,是实际风险,对社会总体而言,不一定是风险)。
纯粹风险:是指那此既有损失可能也有获利机会的风险。(大部分由静态风险引起)
投机风险:是指那此既有损失可能也有获利机会的风险。(大部分由动态风险引起)

4、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原因)?
答:风险要进行管理,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人类的安全需求,二是风险的代价。
  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风险的代价包括:风险事故的代价、风险因素的代价、处理风险的费用。


5、试述风险的代价(风险损失的货币化付出,消极化影响)?
答:(1)风险事故的代价:
a. 对一经济单位而言,风险事故的发生,会导致其损失的形成,有时这种损失是灾难性的;
b. 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间接损失有时将无法估量,甚至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灾难。
(2)风险因素的代价:
A. 一经济单位面临某种风险,即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则其风险损失尚处于潜在的可能状态。
B. 风险因素导致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个体福利水平的下降。因为风险的存在,人们不愿意把资金投向高风险的高新技术产业,这使高新技术的运用和推广受到阻碍,这也会降低社会的生产能力。
C. 风险因素导致社会资源分配失衡。由于风险因素的存在,客观上限制了投资方向,并从总体上破坏了社会资源的均衡状态。社会资源过多地流向风险相对较小的部门或行业,而那些风险相对较高的行业则过少。
(3)处理风险的费用:
意识到自己面临的风险,经济单位就会采取各种措施,于是费用便产生了。
总之,由于风险的存在,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消极影响,经济单位个体需要为之付出代价,社会也必须为之付出代价。风险管理,即在于改变风险因素,以最小的风险处理费用,使风险损失达到最小,从而减轻经济单位个体和社会的负担。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