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定额成本法
第一节 定额成本法概述
1.1定额成本法的含义及特点
1.1.1定额成本法的含义【简答】
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成本法是以产品定额成本为基础,加上(或减去)脱离定额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计算茶农实际生产成本的方法。
1.1.2定额成本法的特点
1.1.2.1定额成本法的一般特点
【简答】相对于成本的其他计算方法,
定额成本法是为了克服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弱点,将产品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及分析结合在一起,能及时解决、反映和监督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以便加强成本管理。
1.1.2.2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的一同
【简答】
产品的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两者都是以生产耗费的消耗定额和计划单价为依据确定目标成本。产品的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两者
不同之处是:计划成本计算依据的消耗定额是计划期间(一般为一年)内平均消耗定额,即计划定额,计划成本在计划期内通常是不变的。同时,计算计划成本的原材料等的计划单价,在计划期内通常也是不变的;而定额成本计算依据的消耗定额是现行的定额,是企业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各项消耗上应达到的标准,定额成本会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不断修订。因此,定额成本在计划期内是变动的。
1.1.3定额成本法与其他成本计算方法的异同
【简答】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机器发生的原因,只有在月末时通过实际数据与定额数据额对比、分析才能得到反映,而不能在月份内生产费用发生时就得到反映,不利于及时对产品成本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实际成本=定额成本±脱离定额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定额变动差异
1.2定额成本法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
1.2.1定额成本法的适用范围
【简答】定额成本法只要适用于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定额管理基础工作比较好,产品生产已经定型,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的企业。
1.2.2定额成本法的应用条件
定额成本法的应用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1.企业有比较完善的定额管理制度,各生产部门能够有效地贯彻定额计划;2.产品的生产工艺比较稳定,可以较准确地估算各项费用的定额标准;3.企业需要利用产品成本数据进行成本管理和成本分析,需要具备比较完备的成本历史数据。
1.3定额成本法的优缺点
1.3.1定额成本法的优点
【简答】定额成本法最主要的优点是:在产品成本计算的过程中,将产品成本的实现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以下信息:1.产品在现有生产条件下的最低成本(定额成本);2.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3.产品成本降低的潜力。
1.3.1定额成本法的缺点
【简答】定额成本法最主要的缺点是成本核算的工作量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再生产开始前要尽量准确地估算各种产品的定额;2.在生产过程中要分别计算产品的定额成本和脱离定额的差异;3.在定额变动的情况下,要计算定额变动差异。
第二节 定额成本的制定
2.1定额成本的含义
【概念】定额成本是根据企业现行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费用定额及其他有关数据计算的一种目标成本。
【简答】定额成本的制定,必须先制定单位产品的消耗定额、费用定额。产品的定额成本一般由
企业的计划、技术、会计等部门共同制定。
【简答】成本定额是指企业根据产品的生产工艺所确定的单位产品的应该成本,是计算定额成本的基础;定额成本是指企业根据茶农产量和成本定额标准所计算出来的某个生产期的成本目标。
产品的定额成本=该种产品的成本定额×本期产量
2.2定额成本的制定方法
2.2.1材料定额成本的计算
2.2.1.1成本定额的确定:1.消耗量定额的确定;2.计划单价的确定;3.单位产品材料成本定额的确定(材料成本定额=∑(消耗量定额×计划价格))。
2.2.1.2定额成本的计算:产品的定额成本=该种产品的成本定额×本期实际产量
2.2.2直接人工定额成本的计算
2.2.2.1成本定额的确定:1.工时定额的确定;2.单位工时直接人工费用的确定;3.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定额的确定。
2.2.2.2定额成本的计算
产品的定额成本=该种产品的成本定额×本期实际产量
2.3制造费用定额成本的计算
2.3.1成本定额确定:单位产品制造费用成本定额=∑(工时定额×单位工时制造费用)
2.3.2定额成本的计算:产品的定额成本=该种产品的成本定额×本期实际产量
第三节 定额成本控制
3.1定额成本控制的含义及特点
3.1.1定额成本控制的含义:是利用定额成本进行成本控制的方法。
3.1.2定额成本控制的特点:
定额成本控制分为三个阶段,事前制定定额成本的目标成本控制、事中差异分析的控制和事后实际成本合理性的控制。
3.1.2.1事前制定定额成本:【概念】产品定额成本的制定过程是对产品成本事前控制的过程。
3.1.2.2事中核算成本费用和脱离定额的差异
3.1.2.3事后计算实际成本
3.2定额成本控制的适用范围
【简答】
成本定额控制主要
适用于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定额管理基础工作比较好,产品生产已经定型,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的企业。
3.3差异的核算
实际成本=定额成本±脱离定额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定额变动差异
3.3.1脱离定额差异
【概念】
脱离定额差异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各项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脱离现行成本定额的差异,即在发生生产费用时,将符合定额的费用与脱离定额的差异分别编制定额凭证和差异凭证,并在有关费用分配表和明细分类账中分别予以登记。
【简答】脱离定额差异根据成本项目分为
材料脱离定额差异、工资脱离定额差异和制造费用脱离定额差异。
3.3.1.1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限额法、盘存法、材料切割法。
a.限额法: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用料差异×材料计划单价
b.盘存法:本期投产产品数量=本期完工产品数量+期末在产品数量-期初在产品数量
c.材料切割法:
3.3.1.2直接人工费用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
3.3.1.2.1计划小时工资率
计划小时工资率= |
某车间计划产量的定额直接人工费用总额 |
该车间计划产量的定额生产工时总额 |
3.3.1.2.2实际小时工资率
实际小时工资率= |
某车间实际直接人工费用总额 |
该车间实际生产工时总额 |
3.3.1.2.3计算工资定额成本
某产品定额直接人工费用=该产品实际完成的定额生产工时×计划小时工资率
某产品的实际直接人工费用=该产品实际生产工时×实际小时工资率
3.3.1.2.4计算直接人工脱离定额的差异
某产品生产直接人工脱离定额的差异=该产品的实际生产直接人工费用-该产品的定额生产直接人工费用
3.3.1.3制造费用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
3.3.1.3.1
计划小时制造费用率= |
某车间计划产量的定额制造费用总额 |
该车间计划产量的定额生产工时总额 |
3.3.1.3.2
实际小时制造费用率= |
某车间实际制造费用总额 |
该车间实际生产工时总额 |
3.3.1.3.3某种产品的定额工时=该种产品的实际产量×该种产品的单位工时定额
3.3.1.3.4某产品的定额制造费用=该产品实际完成的定额生产工时×计划小时制造费用率
3.3.1.3.5某产品的实际制造费用=该产品实际生产工时×实际小时制造费用率
3.3.1.3.6某产品制造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该产品实际制造费用-该产品定额制造费用
3.3.2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是原材料脱离定额的差异,也是产品生产费用脱离定额差异的那一部分。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差异=(该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该种产品材料脱离定额差异)×原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
3.3.3定额变动差异
【概念】定额变动差异是指由于修订定额而发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异,它是定额自身变动的结果,与生产费用的节约与超值无关。
3.3.3.1定额变动差异的产生:
定额变动差异是由于修订定额产生的,不是企业的实际费用支出,因此,在将月初旧定额调整到新定额的同时,要将此差异并入到本月费用中,这样才能保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3.3.3.2定额变动差异的计算及处理
a.定额成本调整:定额成本调整额=按新定额计算的月初在产品成本-按旧定额计算的月初在产品成本
b.定额变动差异。
定额折算系数= |
按新定额计算的单位产品成本 |
按旧定额计算的单位产品成本 |
定额变动差异=按旧定额计算的月初在产品成本×(1-定额折算系数)
定额降低时,
系数<1,定额变动差异为
正数,将由于定额调整在月初成本中
减少的费用
又加回本月的费用中;
定额提高时,
系数>1,定额变动差异为
负数,将由于定额调整在月初成本中
增加的费用
又从本月的费用中减去。
3.4产品实际成本的计算
产品实际成本=产品定额成本±脱离定额差异±材料成本差异±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
超支差异为“+”,节约差异为“-”;定额降低为“+”,定额提高为“-”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