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复习资料:2018年10月自考《医学心理学》串讲四

发表时间:2018-09-27 14:49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26、 社会学习理论:指人向他的榜样学习来获得的学习。
27、 认知心理学理论:基本观点是人的各种心理障碍都源于不合理的信念,错误的认知。不良认知是指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信念或思想,他们往往会导致情绪障碍和适应不良。想法→情绪异常行为→(纠正)……
28、 心理应激:个体在察觉(认知评价)到威胁或挑战,必须做出适应或应对时的心身紧张状态。按应激原的内容分为四类:①社会文化性应激原:1)生活事件:日常生活方面发生的重要变化2)生活琐事:带来“烦恼”的小事情,日常困扰3)重大变故:给所有人带来应激的重大事件4)文化冲突:思乡情不能适应居住社会文化环境②职业性应激原;③环境应激原;④心理性应激原:1)挫折:是由于各种障碍造成动机行为不能达到目的或趋向目标的进程受阻而延搁时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2)心理冲突:a.趋—趋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b.避—避冲突(前遇悬崖,后有追兵;进退维谷)c.趋—避冲突(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想吃发胖)d.双重或多重趋—避冲突(结婚和单身的选择)
29、 认知评价是心理应激的影响因素的中心。
拉扎鲁斯建立的认知评价模型,他把认知评价的过程分为:①初级评价:是对自己是否受到事件威胁作出判断,如学生通过对考试重要性的认识判断考试是否对自己构成威胁。②次级评级:是评价和选择对事件威胁的应对方式和适应能力,如能够利用的人、物质和社会资源。③再评价:随着事件的发展,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会发生一些变化,通过认知再评价可能会使应激原的性质与强度发生变化,或者通过防御性再评价,用否认、理智化等手段产生大量的自我欺骗。
三步认知性评价模式:
                             认知性评价
                                      ↓
潜在应激原→ 初级评价+次级评价→认知性再评价→应激(威胁、危害、丧失、                          
      (对威胁、挑战性的判断)(应对能力的评价)                   挑战性的)
30、 社会支持:主要是指来自家庭、亲友和社会各方面(同事、组织、团体和社区等)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援助。
31、 将人格性格按人格对应激原易感或抵抗倾向,可分为应激易感人格抗应激人格。A型行为类型、C型行为属于应激易感人格,B型行为类型、坚韧人格则属抗应激人格。
A型行为类型:“时间紧迫感和竞争敌意倾向”,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心理危险因素。(竞争性强、高成就取向、攻击性强、急躁、缺乏耐性、感觉时间不够用)
B型行为类型是与A型行为类型相反的一种人格特性,是减少冠心病发生的抗应激人格。(从容不迫、心胸开朗、与人为善、不过分争强好胜、随遇而安)
C型行为主要特征为压抑、愤怒不能发泄、抑郁、焦虑、克制等,具有C型行为的人容易发生癌症。(沉默寡言、抑郁内向、逆来顺受、忍气吞声、任人摆布、无助无望)
32、 应激反应由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系统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三个系统之间是一种多重双向交流的关系。
33、 全身适应综合症(GAS)分为三期:①警戒期;②抵抗期;③耗竭期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