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一句。
2.教育: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3.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与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教育功能划分为三种类型。
(1)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①个体功能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即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决定。
②社会功能也称为教育的派生功能,主要指教育对社会各个子系统的影响和作用。主要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和人口功能等五方面。具体表现:
经济功能上,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
政治功能上,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政治服务,进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推进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文化功能上,教育能传承文化,促进文化的交流融合和创新。科技功能上,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人口功能上,教育能够影响人口的迁移,提高人口的素质,使人口结构趋于合理。
(2)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正向功能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功能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3)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显性功能是教育依照教育的目的、任务和价值,在实际运行中所形成的与目的、任务和价值相符合的结果,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等,就是显性教育功能的表现。
隐性功能是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且具有较大隐藏性的功能,这种结果既非事先策划,也很难被察觉到。
4.学校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
(1)教育者:包括学校教师, 教育计划、教材的设计和编写者, 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和代表, 是直接的教育者,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源。
(2)学习者:各级各类学生。认识学生、了解学生是进行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3)教育影响: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5.教育起源问题的几种观点
(1)神话起源说。
(2)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与英国的教育学家沛西·能。勒图尔诺在《人类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认为, 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
(3)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为著名的美国教育史家孟禄。
(4)劳动起源说。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