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复习资料:2018年10月自考《劳动法》笔记—名词解释

发表时间:2018-09-25 15:31 来源:江苏省自考网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名词解释

 
1、工资集体协商(2012.4)
工资集体协商是劳资双方专门性事项的法律行为。协商目的一般有二:一是通过平等协商,制定用人单位工资分配等方面的制度;二是直接签订工资集体协议,以合同的形式约束双方特别是用人单位的工资自主分配权。
(2016.10)工资集体协商是指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

2、服务期条款(2012.4)
服务期条款是指双方当事人约定,由用人单位提供其专项培训待遇的劳动者,必须为用人单位服务满约定的期限,期限内不得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条款。

3、劳动法中的劳动者(2012.4,2016.10)
劳动法中的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取收人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自然人。

4、疾病保险(2012.4)
疾病保险,又称“病伤保险”、“健康保险”,是指劳动者及其供养的亲属由于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后,在医疗和生活上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5、劳动就业(2012.7)
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在法定劳动年龄内自愿从事某种具有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劳动。

6、劳动合同变更(2012.7)
劳动合同变更是指在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后改变劳动合同的内容的法律行为。劳动合同的变更,仅限于劳动合同内容的变化,而不可能是主体的变更。

7、集体合同(2012.7,2016.10)
集体合同是指工会或劳动者代表与用人单位或其组织之间就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基本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8、女职工特殊保护(2012.7)
女职工特殊保护是指在通常的劳动保护之外,根据女职工身体结构、生理机能的特点以及生育子女的特殊需要而实行的,对于女职工的特殊的劳动保护。

9、竞业限制条款(2013.4,2017.10)
竞业限制条款是限制劳动者在合同关系消灭后的一定期间内参与或者从事与原用人单位同业竞争的活动,以保守原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的合同条款。竞业限制条款一般包括竞业限制的具体范围、竞业限制的期限、补偿费的数额及支付方法、违约责任等内容。

10.劳动安全基准制度(2013.4)
劳动安全基准制度,是指国家为了防止劳动者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的伤亡事故,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防止生产设备遭到破坏而建立的基准制度。

11、劳务派遣(2013.4,2017.10)
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用人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后,再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将被派遣劳动者派遣至用工单位,从而形成的一种用工形式。

12、综合计算工作时间(2013.4)
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也称为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是指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13、劳动保障监察(2013.7)
劳动保障监察,是指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发生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劳动者以及其他社会组织遵守劳动法律、法规、规章情况进行检查并对违法行为予以处罚的执法活动的总称。

14、集体合同争议(2013.7)
工会与用人单位或其团体之间因为签订、履行集体合同而发生的劳动争议。

15、即时辞退(2013.7)
即时辞退,指用人单位可以不必依法提前预告而立即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

16、用人单位(2013.7)
用人单位是指依法招用和管理劳动者,并按法律的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向劳动者提供劳动条件,进行劳动保护,并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组织。

17、非全日制用工(2014.4)
非全日制应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 4 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 24 小时的用工形式.。

18、劳动法律关系(2014.4)
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是劳动关系为劳动法调整的结果。

19、工作时间(2014.4)
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在一个昼夜或一周之内从事本职工作的时间。

20、劳动合同的终止(2014.4)
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因法律规定的法律事实产生或出现,从而消灭劳动合同所确定的权利义务。

21、就业援助的对象(2014.10)
就业援助的对象是指因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以及连续失业一定时间仍未能实现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

22、生育保险(2014.10)
生育保险是指妇女劳动者因为怀孕、分娩而暂时中断劳动时,获得生活保障或者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生育保险提供的生活保障和物质保障通常由现金补助和实物供给两部分组成。

23、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2014.10)
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是指通过立法规定的,在我国境内的一切生产性建设项目的安全卫生设施,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制度。

24、不定时工作时间(2014.10)
不定时工作时间指根据法律规定在特殊条件下实行的,每日无固定下作时间,是适用于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或需要机动作业的劳动者的一种工作时间安排。

25、失业保险(2015.4)
是指劳动者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情况下,在法定期间内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26、职业技能鉴定(2015.4)
职业技能鉴定: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认定的 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与认证的活动。

27、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2015.4)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与劳动法律关系,享受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当事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构成劳动法律关系的第一要素,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28、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2015.4)
双方当事人把完成某一项工作或劳动任务作为劳动关系的存续期间,约定侄务完成后合同即自行终止的劳动合同。

29、职业病(2015.10)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30、养老保险(2015.10,2016.4)
养老保险:是指劳动者因年老或病残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劳动岗位后,从国家和社会获得转质补偿和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31、劳动法律事实(2015.10)
劳动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一切客观情况。劳动法律事实按照它们的发生是否以行为人的意志为转移,分为行为和事件两大类。

32、工资(2015.10)
工资也称薪金,是指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合同义务获得的,用人单位依法或约定方式向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报酬。

33、最低工资(2016.4)
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当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34、劳动合同(2016.4)
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35、劳动就业(2016.4)
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在法定劳动年龄内自愿从事某种具有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劳动。

36、安全生产责任制度(2016.10)
安全生产责任到度是根据我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

37、劳动关系(2017.4)
劳动法中所称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38、年休假(2017.4)
是指劳动者毎年享受的一定期限的带薪休假。

39、无效劳动合同(2017.4)
无效劳动合同,是指当事人违反法律、法规或违背平等、自愿原则签订的对当事人全部或部分不产生法律约束力的劳动合同。

40、劳动法律责任(2017.4)
劳动法律责任,是指用人单位、劳动者、劳动行政机关及其他劳动法主体,违反劳动法的规定所应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

41、劳动法(2017.10)
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2、工伤(2017.10)
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因执行职务而受到的意外伤害。

43、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指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在国家规定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条件下为本企业职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

44、社会保险基金
社会保险基金:国家为了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要,以法律形式强制征缴的社会保险费和以政府财政补贴的形式集中起来的由专门机构管理并用于支付社会保险金的资金。

45、特殊劳动保护
特殊劳动保护:专门为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这两个特殊劳动者群体而设立的劳动保护法律制度。

46、津贴
补偿劳动者在特殊条件下的额外劳动消耗和生活费额外支出的工资补充形式。

47、劳动法上的劳动
基于契约上义务在从属的关系所为之职业上有偿的劳动。

48、劳动权利能力
劳动者依法享受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资格,它是劳动者参与劳动法律关系成为主体的前提条件。

49、劳动行为能力
劳动者能以自己的行为参与劳动法律关系,实际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它是劳动者作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基本条件。

50、工伤保险
指依法为在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性疾病的劳动者及其亲属提供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医疗和职业康复等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51、劳动争议
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所生之争议及用人单位或用人单位团体与工会之间围绕权利、义务以及相关利益所生的争议。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