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江苏自考文化概论(一)章节复习资料(34)

发表时间:2021-07-23 11:42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第八章 文学接受

6.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①含义不同。文学消费指未含阅读活动的购买、占有文学产品的物质消费行为,又包括阅读、欣赏作品的精神消费活动,而文学接受则专指审美文化范围内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与购买、占有物质产品的消费行为无关。

②各自的角度与侧重点不同。文学消费属于文艺社会学范畴,是文学的生产、出版、传播与消费整个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尤其关注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之间的辩证互动关系;文学接受则是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探讨创作、作品与阅读、接受的关系,突出接受主体精神活动中的审美反应与再创造性。

(2)联系

①文学消费是文学接受的必备条件与初级状态,文学接受是文学消费的现实延伸与高级状态;

②文学消费包括但并不等于文学接受,文学接受是文学消费的最终完成与价值实现。

 

7.文学接受者的素质

(1)文学接受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能力。

(2)文学接受者应该具有起码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水平。

(3)文学接受者应当拥有基本的文学审美能力。

 

8.接受心境:文学接受者在阅读前与进入阅读时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基本心理状态,它会直接影响到接受者的阅读行为与接受效果。

 

9.文学接受心境应满足的条件

(1)接受者要对具体的文学作品有兴趣。

(2)接受者需要暂时与现实生活拉开一定的距离,以保持一种审美的心态。

①叔本华提出对待艺术品的最恰当态度是“纯感觉鉴赏的完全无欲望状态”的“静观说”。

②布洛在 20 世纪初提出“距离说”。

(3)接受者要有与作品及作者对话的愿望。

 

10.接受者的阅读动机

(1)审美和娱乐的动机。为了情感上的审美享受与精神上的愉悦、娱乐、消遣等目的而阅读。

(2)求知与受教的动机。为了拓宽视野、增长经验与提高思想道德水准而阅读。

(3)批评与借鉴的动机。批评家为了评论作品,作家为了学习创作技巧,一般读者为了提高写作能力。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