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语用
11.比拟
(1)含义: 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者是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格式,被比拟的事物称为“本体”,用来比拟的事物称为 “ 拟体”。
(2)分类
①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例如,
A.这辆车久历风尘,该庆古稀高寿,可是抗战时期,未便退休。
B.太阳露出了笑脸。
②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者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例如,
A.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
(3)比拟和比喻的区别
①比喻离不开另外的事物(喻体)引发联想,通过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进行联想,喻体必须出现,本体可出现也可不出现,其重点在“喻” 上,本体和喻体是一主一从的关系;
②比拟具有思维的跳跃性, 使读者展开丰富的联想,表现一种物我交融或情景相融的感受。比拟的拟体在句中可以不出现, 只用那些与拟体相关的词语(动词、形容词、量词等)来达到引发联想的目的就可以了,而本体必须出现。
12.双关
(1)含义:让一个词语同时关涉两个方面。它主要是利用词语的多义、语音的相同(相近)或语境的相似构成的。
(2)分类
①谐音双关:利用语音上的相同或相似形成双关。例如, 甲:你们说我是像皇帝呢还是像太后? 乙:你是太厚! 甲:我是什么太后呢? 乙:脸皮太厚!
②语义双关: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在特定语境中形成的双关。例如: 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夜”和“路”是“黑夜”和“道路”,实际指“黑暗的反动统治”和“艰苦的革命斗争”。)
13.回环
回环就是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的一种修辞格式。例如,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2)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更需要科学。
14.口头语体
口头语体又叫谈话语体或会话语体。这类语体由于交际双方都参加交谈, 言语表达具有强烈的针对性、灵活性和粗略性, 如在交谈中出现话语停顿、中断、承前省略、话题转移及必要的重复等。
15.书面语体
(1)书面语体也叫书卷语体,是由口头语体加工而成的。
(2)由于大多采用书面表达形式,有较多的思考和推敲的时间,所以书面语体具有严密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3)分类
①文艺语体又称艺术语体。它适用于形象地再现社会生活画面, 表现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言语形式的综合体。
②公文语体又叫事务语体或应用语体, 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人民群众之间相互处理行政公务所用的一种语体。
③科技语体又叫知识语体或理智语体。它是为适应科学技术的交际需要而形成的,是在记述自然、社会及人类思维现象,并客观揭示其内在规律的过程中形成的。
④政论语体,又叫宣传鼓动语体,主要包括社论、政治评论、宣传、短评、文艺评论、思想杂谈等。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