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语用
1.三个重要语用学理论的提出
(1)英国的哲学家奥斯汀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创立了“言语行为理论”。
(2)赛尔于 1975 年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主要解决如何通过“字面用意”来表达间接的“言外之意”。
(3)格莱斯于 1967 年从形式逻辑和自然语言逻辑之间的差别出发,指出为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谈话双方必须遵守一些基本原则,特别是“ 合作原则”。
(4)这三个重要的语用学理论的提出,确立了语用学的发展方向, 奠定了语用学的理论基础。
2.语用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语言学中确立地位,普遍认为是以 1977 年《语用学杂志》在荷兰的正式出版发行为标志的。
3.言语行为的基本构成要素
(1)行为者——行为的发出者(发话者或作者)和接受者(受话者或阅读者)。
(2)行为的手段(说出的话语或写出的语篇)。
(3)行为发生的环境(语境)。
(4)行为规则。
4.从语用学校对看,基本的语用原则包括言语行为、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5.合作原则
格莱斯认为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遵守的合作原则包括四个范畴。
(1)数量准则
①所说的话应该包含交谈目的所需的信息。例如: 甲:你今天吃什么了?乙:今天吃三明治了。(✔)
②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例如: 甲:你需要吃饭啊? 乙:需要。(✔)
(2)质量准则
①不要说自知是假的话。②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例如,韩国的首都是釜山。(✘)
(3)关联准则
关联准则指的是话语和话语之间在形式和逻辑上都应该是相互关联的。说话人按照所说事物之间的逻辑联系,按照一定的心理顺序来组织话语。例如,
甲:学校运动会我们班获得了团体第一名。乙:我们去好好庆祝一下吧。(✔)
(4)方式准则
①避免晦涩; ②避免歧义;
③话语要简练(避免啰唆); ④说话要有条理。例如,今天有四个大学的老师来听课。(✘)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