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智力
16.常模: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由总体测量结果的统计平均值表示。将测验施测于一个标准团体,即总体中的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是制定常模的必要条件。
17.最常见的两种常模表示法:百分位系统和标准分数。
18.智力测验与性向测验、成就测验的关系
智力测验与性向测验、成就测验同属能力测验范畴,三者既有相似之处, 又有区别。
(1)联系:由于对能力的认定与实施目的不同,实际使用时能力测验被分为智力测验、性向测验(能力倾向测验) 和成就测验。能力测验主要以应答的速度和正确性为指标判定结果,一般分数越高或正确答案越多, 表明能力越强,成就越大。
(2)区别
①就目前通用的智力测验而言,一般注重的是表现在认知活动中的稳定的一般能力。通用的智力测验如比内智力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等, 都可视为对个体的基本能力素质的考察。
②性向测验泛指用以测量潜在才能的测验,其目的在于发现儿童的潜在才能,深入了解其长处和发展倾向。
③成就测验主要考察受测者在学习和训练后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19.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影响
(1)家庭谱系研究(通过考察父辈和子辈在某些领域的成就差异)
①英国著名科学家高尔顿最早开始关于能力遗传的研究。他比较了杰出者的亲属成为杰出者的可能性和普通人成为杰出者的概率,发现随着血缘关系的降低,名人亲属成为名人的概率有规则的下降。这种变化模式与身材、体育成绩的家族变化模式完全相同。
②高尔顿使用同样的方法,研究了艺术能力等方面的遗传问题。他断定, 在能力的发展中遗传的力量超过环境的力量。
(2)双生子研究
①根据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在共同遗传基因上的不太,通过比较他们智商方面的相关,可以推测出遗传对智力的影响程度。
②布查德和麦克高通过研究发现:一对抚养的同卵双生子智商间的平均相关达到 0.86,而一同抚养的异卵双生子智商间的平均相关只有 0.60, 这说明异卵双生子在智力上的相似性不如同卵双生子高。新近的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在智力上的差异比上述报告的差异更大。
20.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1) 大量的家庭收养研究表明:被收养儿童的智商与养父母的智商也有一定程度的相关,由于他们与养父母在遗传上没有任何相似,所以只能将这种智商的相关归因于环境的影响。同理,对于生活在同一家庭中遗传上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他们的智商间也有一定程度的相关。
(2) 收养研究的另一项研究是比较收养前后父母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亲生父母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儿童,一旦被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养父母收养, 与生活在原来家庭环境中相比,IQ分数会有明显的增加,通常在 10 至 12 分之间。
(3)研究表明早期干预的确能够提高儿童在智力测验上的分数,不过这种助长作用是有限的。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儿童的早期干预研究层出不穷,大多数研究采用横断比较法,还有另一种研究方法,即追踪比较法。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