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历诗坛
1.韦应物
韦应物,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后人也称他为“韦苏州”。
(1)韦应物早期所写的一部分作品,继承了盛唐诗人关怀现实、追求理想的传统,不乏昂扬开朗的人生意气,如《寄畅当》。
(2)后期作品里,慷慨为国的昂扬意气消失了,代之以看破世情的无奈和散淡,风格闲淡简远。他向往隐逸的宁静,有意效法陶渊明的冲和平淡, 成为他诗歌创作的主导倾向,如《寄全椒山中道士》。韦应物的许多诗有这种韵味,在宁静的诗境中,有一种冷落寂寞的情思氛围。
2.刘长卿:诗歌于冷落寂寞的情调中,有一些惆怅衰飒的心绪,显得凄清悲凉,他的五言诗写得最好,他用较短的五古和五律、五绝写离别与山水景物,颇多意象省净而极富意味的优秀之作。最为著名的是《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诗按照投宿的视角,由远及近,由大及小,动静相间,从中透露出山居荒寒之感,文字省净优美而意境幽远,然而弥漫着一层难以言说的冷漠寂寥的情思,透露出浓重的衰飒索寞之气。
3.大历十才子:大历时期的十位诗人,“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其中有钱起、李端、卢纶、司空曙等,他们的诗主要写日常生活细事、自然风物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的隐逸风调。其中,钱起才能全面,其诗各体皆工,被公认为 “十才子”之冠,与刘长卿并称“钱刘”。
(1)艺术风格上追求清雅闲淡。
(2)诗歌词语带有凄清、寒冷、萧瑟乃至暗淡的色彩,类似秋风、落叶、夕照、寒雁等冷淡色调的词语,在大历诗人的作品中俯拾皆是。
(3)偏爱使用描述性意象,采用白描手法写诗,以求意象的创新。意象多由生活中常见的山峰、寒雨、落叶、灯影、苍苔等组成,刻画精巧细致。
5.顾况:字逋翁,苏州人。其风格受江南民歌的影响,格调通俗明快,语言则有如白话;俗中有奇,有怪奇的想象、怪奇的比喻,而且充满狂放之气; 章法结构纵横有致,出人意表。
6.李益诗歌特点
(1)边塞诗写得最多最好,其边塞诗内容比较丰富,主要抒写战士们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情调感伤而不乏壮词。
(2)李益诗各体皆工,尤以七绝为第一,所以他的边塞诗也以七绝最为著名而流传于世。《从军北征》《夜上受降城闻笛》都是壮烈、慷慨之中带有伤感和悲凉的作品。
(3)李益的诗,带有盛唐诗的一些特色,可以看做是盛唐诗艺术上的一种残留现象,而他诗中的感伤悲凉情调,应与大历时期的时代风貌有关。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