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江苏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章节复习资料第四编:第四章

发表时间:2021-06-26 17:55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第四章 杜甫

1.杜甫

(1)简介:字子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西南)人,生于巩县,是晋朝名将杜预之后,祖父杜审言,初唐著名诗人。

(2)诗史性质:①杜甫诗歌反映安史之乱前后的动乱,是时代的一面镜子, 具有史的认识价值;②杜甫诗歌提供了史的事实,从广阔具体的生活画面描写时事。即使是写个人、家庭的苦难遭遇及内心世界,仍然可以感受到其时社会的某些心理状态。

 

2.杜甫诗歌的写实手法

(1)以时事入诗,写新乐府,即事名篇,无复依傍, 采用客观纪实描写手法,如《兵车行》中,诗人自创新题直接针砭时弊,开头摹写送别惨状, 是纪事;自“行人但云”以下为征夫的诉苦,为纪言,采用客观的纪实描写手法,叙述者完全站在同情人民疾苦的立场上。

(2)既叙述事件经过,又着力描写生活细节,于细微处见真实,用细节展示广阔的历史画面,如《北征》叙述从凤翔行在往鄜州省家的一路所见,他写的都是不起眼的平常细事,但正是这些细小的描写,从一个视角展现了广阔的历史画面。也正是这些细小的描写,使杜诗的叙事方式有别于前此的叙事诗。

(3)叙事中融入强烈的抒情,如《哀江头》。

 

3.杜甫诗的主要风格:沉郁顿挫。

(1) 沉郁顿挫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慨,入蜀后的十余年,是杜诗“沉郁”风格发展的顶峰,写民生疾苦、自己的穷困潦倒。感情深沉阔大。《登高》是杜甫大历二年秋在夔州时所写。当时诗人病卧夔州 , 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2)杜甫感情回环往复,流露于笔端的是潜气内转的起伏顿挫,给人以波澜老成之感。《登高》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

(3)沉郁,指其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指其感情的表达波浪起伏、反 复低回。《登高》前四句写登高见闻,抒发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写出久客孤独的内容,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更见深沉。尾联对结,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