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审美经验论
26.审美关系的实质
a审美关系实际上是建立在主观的感觉能力与对象的客观特征之间的。
b这种关系建立在主客体相互对立的基础上,本质上仍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关系。
c真正的审美关系或状态的根本特点在于主体与对象水乳交融、密不可分。
d无论是在物质活动中还是在精神活动中,它都是人据以与对象建立关系的根本方式。
27.审美关系的特征
(1)审美关系是情感体验关系;
(2)审美关系是感性直观的关系;
(3)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
(4)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体和客体而存在。
28.中国古代艺术家对审美的体会
(1)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指出:“盖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即指以整个身心对山水作直接的审美观照,这时山水的审美形象就会显现。“身即山川”亦指身物、心物浑然一体。
(2)明代祝允明在《送蔡子华还关中序》中说:“身与事接而境生,境与身接而情生。”即讲审美的整体把握。
29.想象力在审美经验构成阶段的作用
(1)在审美经验的构成阶段中,审美想象的作用是关键性的。由于在构成阶段审美主体与对象处于浑然一体的状态,因而主体所获得的只是关于对象的原始经验材料, 并且尚未构成对象的完整表象, 无法对其加以评价和判断,其感受不具有真正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因此,主体必须通过想象力的作用来构成较完整的审美对象。
(2)想象力具有对记忆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的功能,是主体对对象进行直观的本体论前提。按照康德的观点, 对事物的直观需要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直观能力,这两种能力和想象力的先验功能分不开。
(3)想象力的作用在于,它可以帮助主体在意识中拉开与对象的距离, 从而打破原有的浑然状态。
30.想象力在审美对象的构成过程中的作用
(1)先验想象力可以打破主体与对象之间浑然一体状态,形成审美活动所需要的审美距离。
(2)经验想象力可以通过改造主体在呈现阶段所获得的原初经验材料, 形成关于审美对象的格式塔。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