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江苏自考美学章节复习资料(12)

发表时间:2021-06-11 17:14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第三章 审美形态论

1.审美形态是人对不同样态的美(广义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

 

2.自由人生境界即审美境界,是指从人生境界中升华出来的超越了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的悦乐情怀和情境。

 

3.审美情趣:在审美实践中,不同的审美样态在与主体构成不同的审美关系时,所产生的不同趣味效应。如悲壮令人振奋,优美使人喜爱,滑稽令人捧腹,神奇令人惊异等。

 

4.审美形态的形成的基础是人类的生存实践。5. 划定审美形态的标准

(1)广泛性或普适性,即适用于各种艺术体裁和现实生活中的审美现象。

(如,“虚实”这对范畴不仅在文学意境中使用,而且在其他艺术,如绘画、音乐、戏剧中广泛使用,且在现实生活中、兵法、医疗中普遍使用。)

(2)统摄性,即集杂多于统一。(如,阳刚与阴柔、虚与实、意与境、形与神等都离不开中国哲学之“道”,包含着一阴一阳的对立统一。)

(3)历史性,即审美形态应该是民族审美文化的积淀 ,并且具有长久而持续的影响。( 如,“神”及其与之相关的神韵、神妙、神奇等,不仅在古代审美形态中占有重要的一席,而且在当今社会中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5.审美形态的特征:生成性、贯通性、兼容性、二重性。

(1)生成性

①审美形态的生成性有两方面的内涵:审美形态的历史生成。

②审美形态的个体相对性生成,是伴随着人生样态的丰富、艺术种类的增多和审美经验的改善、人生境界的提高而不断生成和发展的。

(2)贯通性

指民族文化,尤其是植根于其文化土壤中的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

(如,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大团圆结局作为一种特定的审美模式,借助天地神灵的力量来改变人在现实中无法改变的命运,从而实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理念。西方的悲剧精神,植根于其征服自然的思想。西方人确立丑和荒诞作为审美形态,也是其强烈的批判精神贯通的结果。)

(3)兼容性

①定义:审美形态是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

②体现:审美形态的构成以一定的存在形式和审美风格为特征,以人生样态和人生境界为底蕴,以审美情趣贯彻其中的有机整体。

(4)二重性

审美形态的二重性主要指的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