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江苏自考美学章节复习资料(7)

发表时间:2021-06-10 16:24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第二章 审美活动论

11.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审美活动的特殊性)

(1)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审美是一种最符合人性尊严,也最能体现人的本真价值的自由的生命活动, 审美是只属于人的活动, 是为了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活动。

(2)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审美是一种最具个性化色彩的精神活动, 它所建构的是一个具有独特生命意味的诗意世界。

具体表现:

①以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完满境界为其突出的特点。

②审美活动把感性、个别作为自己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审美是具体、独特、永远一次性与不可重复的。

③审美的体验过程既是瞬间的,也是终生的,审美活动的具体内容,永远随人生不断变迁,深化和丰富。

(3)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

①有限无功利: 审美活动不以某一有限目的为目的, 而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

②最高功利: 审美活动在其自身中剔除了直接的功利目的性, 但并不是说它与功利性绝缘。审美活动指向一种整体的、根本的功利性,它把人向着完整的自由存在状态提升。

(4)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正因为审美活动是无功利性和有功利性的辩证统一,所以审美活动又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①自律性: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马克思:“作家绝不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手段, 作品就是目的本身; 无论对作家或其他人来说, 作品根本不是手段, 所以在必要时作家可以为了作品的生存而牺牲自己个人的生存。”)

②他律性:审美活动不是一个封闭孤立、与世隔绝的世界。

A.审美活动从根本上受到物质实践的决定和制约。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决定着人的审美对象的范围, 决定着艺术作品的物质媒介, 也决定着人的审美需要与审美能力。比如, 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意味着人的能力获得一次新的延伸,从而也必然带来审美活动中交流内容的变化。

B.物质生产劳动所达到的历史水准和在生产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特点,会通过各种社会中介因素最终渗透到审美活动的具体内容中,决定着审美的方向和水平。

C.各种审美形态的历史性生成和演变,是人的现实境遇、生存状况以及理想追求在历史中不断发展的一种审美凝聚和反映。

 

12.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

(1)审美活动是实现人的特殊精神价值的活动。

(2)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

①都是以主体为根据、目的和趋向的一种特殊主客体关系。

②都要受社会实践活动的制约,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3)审美活动作为价值活动的特殊性

①审美活动是能满足人的心灵需要的精神价值。

②能启迪人领悟人生真谛。

③审美活动所追求的价值,内在地包含着“真”,审美活动追求理想, 内在地包含着“善”,审美活动追寻完满的人生,内在地包含着人的“终极关怀”。

④审美活动的前提是对主体存在的充分肯定,它所创造的是一个个性丰满、生命充盈的人的世界。

(4)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己性的存在方式

审美活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的体现:

①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审美活动使人从平凡、琐屑的世界中超拔出来。

②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在异化活动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在异化劳动中,人不是自由地表现自己的生命,而是用摧残生命的方法来维持生命,审美活动则是人在异化的条件下所能获得的一种相对自由的存在方式。

③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人的现实存在, 它是一种应然的存在方式。只有在审美活动中,人的个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 人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实现。

 

13.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在精神上的一种交往与对话。只有在审美活动中,通过主体积极的参与和能动的创造,某种客观事物才能作为审美对象现实地向人显现出来。

 

14.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主要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方式。

 

15.审美活动的基础(基本要素):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审美对象)。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