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6.近代以来我国接受和传播西方美学有两个途径:一是来华传教士的翻译和传播,较早的有德国传教士花子安(亦译为花之安)1873 年出版的《大德国学校论略》,1875 年又著《教化议》;二是转借日本的翻译,如日本学者中江肇民 1883 年从西文翻译的《维氏美学》。
7.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的综合性人文学科。
8.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代表性看法
(1)美学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①代表人物:柏拉图。
②代表作品:《大希庇阿斯篇》。
③影响:从柏拉图开始,研究美本身、美的本质就成了美学的主要问题和对象。
(2)美学是研究艺术的(偏重审美的客体方面)。
①代表人物:黑格尔(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
②代表作品:《美学讲演录》,朱光潜译为《美学》。
③影响:黑格尔认为美学应该是艺术哲学,受他的影响,在他以后很多西方美学家认为美学就等同于艺术哲学。
(3)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学科(偏重主观方面)。此观点分为两个层次:
①美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是将人的审美感受、感情和体验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
代表人物:
A.语言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把美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人们的审美经验。提出:“语词的意义即用法(或译‘在其使用中’)”,他认为,“与美学相联系的、最重要的可能是所谓的审美反应”。
B.实用主义美学家:杜威,代表作:《艺术即经验》。
C.美国新自然主义美学家:托马斯·门罗。
D.中国当代美学家:李泽厚。
②比审美经验深一层,以审美心理活动为美学主要研究对象。
A.19 世纪德国:费希纳《实验美学》《美学入门》。
B.精神分析美学:弗洛伊德的心理的无意识学说。
C. 荣格:集体无意识(原型理论)。
D.布洛:距离说。
E.阿恩海姆:格式塔心理学。
(4)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偏重研究主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
①代表人物:中国美学家蒋孔阳。
②代表作品:《美学新论》。
③观点:提出美学的根本问题和出发点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一观点对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作出了新的界定。)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