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2020年江苏自考红楼梦研究总复习(7)

发表时间:2020-10-11 09:28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二十世纪以来,学术界因《红楼梦》异常出色的艺术成就和丰富深刻的思想底蕴而产生了以《红楼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红学。下面,江苏自考网整理了的一些红楼梦研究的总复习资料,一起来看看。

51.重要人物死亡:第95回元春薨逝,意味着贾府后台倒塌;第97回黛玉焚稿断痴情,主要人物夭折;第110回贾母归天,封建宗法偶像失灵;第114回王熙凤病死,当家人管家婆死亡,封建大厦顶梁折断。这些人物的亡故,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贾府的破败。

 

52.第105回查抄宁国府,是贾府破败的重要标志。

 

53.奴隶逃跑反抗。贾母病逝时荣国府的花名册上统共只有男仆21人,女仆19人。元妃省亲时,奴仆一百多人。(死、逃、反)第111回周瑞干儿子何三,因和人打架,被撵在外,遂趁贾母病逝出殡、举家忙于丧事之际,便带了几个有通天本事的朋友夜劫贾府,连尼姑妙玉也被劫走了。这是奴隶反抗的缩影。宝玉出家,意味着贾府子孙不孝,后继无人。这也是贾府彻底败落的重要标志。

 

54.贾府被抄的真正原因是钱财和权势的丧失。由于贾府经济上钱财亏空,后手不接;政治上后台倒塌,丧权失势。其他人抓住这两点,整治贾府。贾府钱财丧失:入不敷出,宫里花用、在外浮借、地租所交不及祖上一半,用度比祖上更加十倍。主子升不了官,无法扩大财源。做官的“文”字辈,多是世袭。贾政只做到工部郎中粮道,不足称道,“玉”辈没有官,“草”字辈更没有。主子追求享受,恣意豪华,往皇上脸上贴金,还有亲友间的往来应酬,更有漫无休止的外祟。贾府权势丧失的原因:一是钱财越来越少。二是贾府主子资质贫庸,缺少才干,升不了大官,影响了权势,这是关键。三是史、林、薛家早在贾府垮台之前就寿终正寝了。贾家势单力薄,必然崩溃。四是元春早逝,后台倒塌,元气大伤,一蹶不振,以至抄家。贾政罢官,王子腾拜相奉调进京却死在路上,人才断气,朝廷说他贪污,要追究赔偿,由其弟王子胜、王仁偿还。抄家是总爆发,是内外夹击的结果。内有鲍二、何三勾结告发,外有太监、郎中攻讦作怪,直接导致查抄宁国府。

 

55.出家问题。贾府中男人没有人才。三种类型:一类是贾敬,热衷于修道炼丹,荒唐透顶;二类是贾赦贾珍,满足于淫乐;三类是贾政,道貌岸然,是恪守封建礼教的正人君子。(这三种人都不能解决家庭问题。贾政上不能为官,下不能管家,有不能过宝玉式的风流诗酒生活。贾府中没有一个有德有才。贾赦花白胡子,妻妾成群,还逼娶鸳鸯为妾;贾珍、贾琏专在女人身上下功夫,吃碗看锅,贾环趁人之危,出卖巧姐,一代不如一代。其他几家:王家王子胜请人送寿礼,被王仁捞进腰包;王仁发死人财,发讣告叫人家送礼;王仁伙同贾环出卖外甥女;薛薛家薛蟠一味吃喝嫖赌,把“唐寅”读成“唐黄”,唱曲不能入耳。)四大家族的主子,只有宝玉略可望成,却走叛逆道路,本来有希望继承家业的有出家了。宝玉有两个绰号:一是“富贵闲人”(第37回,宝钗所送),另一绰号是“混世魔王”,带有贬义,有不务正业,不服管束的内涵,一定程度上概括了贾宝玉叛逆性格特征。他反对封建礼教,不尊重自己的地位,专在内帏厮混,是对礼教的违拗和亵渎,出家是对孝道的背叛。《姽婳词》表现出强烈的叛逆色彩,应是贾府被抄没,宝玉坐牢的主要原因。他反对仕途经济。把讲仕途经济的学问称为混账话。反对仕途经济是宝黛爱情的基础。他生性不喜读书,指斥八股文为“饵名钓禄之阶”,视热衷功名者为“禄蠹”、“国贼”,不愿交接士大夫。他认为除“明明德”外无书,贬斥程朱理学。他进家塾则大闹学堂,平时好读闲书,杂学旁收。挨打以后以养伤为名将书本置之脑后,与黛玉形成默契,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反对封建婚姻制度,封建家长态度是明朗的,他却一意孤行,我行我素。第34回题帕定情之后他更加坚定执着了。第36回,宝玉在睡梦中喊道: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木石姻缘!突出了宝玉反对封建婚姻制度的特征。综合起来看,宝玉的叛逆并不彻底,更多停留在言论上,行动不很多,有极大的妥协性。这与他在生活、礼教方面对家庭的依赖有关。

 

56.《红楼梦》爱情描写作用的三方面:首先直接描写了反封建主题,歌颂了叛逆爱情。小说着力描写了宝黛建立在反封建基础上的爱情发生、发展到默契毁灭的全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批判,而对于宝黛爱情悲剧则表示出同情和歌颂。其次,用爱情描写来烘托封建贵族家庭衰败的情况。元春加封贵妃的高攀;迎春误嫁中山狼孙绍祖的低就;政治目的探春远嫁;尤二姐私情苟合;司棋、小红自由恋爱。贾家衰败征兆。又此,用爱情描写掩盖了某些政治斗争描写。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利用爱情纠葛夹枪带棒抨击政治。

 

57.最后,《红楼梦》描写贾府衰败的典型意义:小说通过贾府衰败过程的描写,有意无意地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必然崩溃的趋势。从《红楼梦》描写的内容看:小说以贾府作为描写的重点,扩大到四大家族。由封建官僚、地主、皇商的家庭生活涉及封建社会的政治、军事、文化、宗教等各个领域。(宗法观念,等级森严,宝玉从父母门前经过下马)矛盾种种:荣宁两府矛盾,王熙凤大闹宁国府;父子、兄弟、妯娌、嫡庶矛盾(贾琏被贾赦毒打,贾赦批评贾母偏心,邢夫人和王夫人暗斗导致抄检大观园,贾环母子串通马道婆谋害宝玉。)外部矛盾:忠顺亲王府长史官来贾府寻找一名戏子,宝玉便遭鞭笞;贾府与太监、侍郎等官宦的矛盾,表现为太监一而再,再而三的索贿。主奴矛盾:王夫人等逼死金钏、晴雯、司棋,撵走入画。贾珍与乌进孝为租银的争执属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58.《红楼梦》共写了480个人物。一、逆向而动的两股人流。是甘当“猢狲”,还是直立为“人”是红楼人物作出历史择抉时表现出来的一个重要特征。一股,趋向于人性,千方百计地要挣脱奴性的桎梏;另一股,趋向于奴性,自己为奴还要强迫他人为奴。

《红楼梦》人物序列的特点是:第一,两头小,中间大,像宝、黛晴雯这些热烈向往人生自由、追求个性心灵解放的人物是少数;像贾母、贾政、薛宝钗、花袭人这些甘当“猢狲”,奴性十足的人物,也是少数;更多的是介乎两者之间,个性和奴性都不太自觉的“人猿”和“猿人”。第二,阶级界线模糊。维系《红楼梦》里众多人物的,主要是思想意识上的去就,离合关系,即:压抑“人欲”与褒扬“人欲”,维护“天理”与反对“天理”之间的矛盾关系。第三,相互制约,均为“逆水行舟”。在这个逆向而动的人物序列中,每个人都同时受到人性和奴性的牵引;而且,越是趋向于一“极”,就越是受到另一“极”的制约,这就使人物的性格进程变得十分迂回曲折,复杂艰难。

二、由“震中”向外扩散的悲剧人物圈。红楼人物不同质量的“人生价值”的毁灭,是构成人物系统的又一重要依据。在《红楼梦》中,作者打破了传统小说人物善恶两分,忠奸分明的“格套”,从而形成一种更为丰富复杂,也贴近现实生活的人物形象。传统悲剧以好人、坏人划分阵线,坏人毁灭了好人的模式也由此而被打破。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红楼梦》的悲剧人物系统是由层层扩散的悲剧人物圈构成的,每一个悲剧人物,都依据自己的“人生价值”的质量,处于特定的位置上,受到不同程度的震动和毁灭,因而显出不同的悲剧意义。

三、历史螺旋的葬礼和更生。“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在“好”与“了”的蜕变与升华中考察人物的相互关系。事物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形上升的。作为封建末世的一部形象的历史,《红楼梦》没有因袭“历史循环论的旧套,它给我们展示历史轨迹,不是一个封闭式的圆圈,而是一条开放式的螺旋线。趋向于奴性、人性价值较低的那些人物,一般排列在“好便是了”的历史程序中;趋向于人性、人生价值较高的那些人物,一般都排列在“了便是好”的历史程序中。

四、从总体上归结《红楼梦》的人物系统,应抓住一个中心环节,那便是:“情不情”向“情情”的运动和转化。所谓“情不情”,是指贾宝玉不但用情于对自己有情的人,而且还用情于对自己无情的人和无知者。所谓“情情”是指林黛玉用情专一,只对那些有情于自己的表示眷恋和关怀。

 

59.贾宝玉从反叛的第一天起,就时时面对着招安的“黄旗”改邪归正吧,宝玉!浪子回头金不换,只要你留心仕途经济,就依然是贾府的孝子贤孙!伴随着呼唤,有溺爱、规劝、哀求、眼泪,也有企图“矫枉过正”的板子。宝玉先天不足——纨绔习气,视野狭小,思想空虚,每前进一步,总要受到奴性的内外夹击,使他苦闷、迷惘、彷徨,一步一回头,见了姐姐忘了妹妹,同薛蟠鬼混,当贾芸的干老子,见了贾政就丧魂落魄,踢袭人、骂晴雯、逐茜雪。在金钏被打时“一溜烟跑了”,人性觉醒何等不易。幸好生活又在“夹缝”中为他提供了另外一些课堂,在“两小无猜”的外衣下发展同林黛玉的生死之恋,在相对清净的“女儿世界”中接受真善美的滋养,在目睹金钏、尤三姐、晴雯这些人的死亡之后变得深沉而又激愤。宝玉的直立为“人”的过程,是自觉而又不自觉。人性的“量”在增加,奴性的“量”在减少,出现了总的“量变”中的部分“质变”,但还没有脱胎为民主主义的新人,他是夹着“尾巴”做“人”的。

 

60.那一社会是容不得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存在的,总是千方百计地加以摧残和毁灭;众多的人物,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程度不同的苦难和折磨,分别在不同的生活领域感受到那一时代“天崩地裂:的震荡力。加倍的受到摧残的是那些具有较高”人性价值“的人物,宝、黛、晴雯等,因为他们的思想言行,总是有意无意地同那一时代的伦理道德,典章制度相抵触。越是具有“人生价值”就越是靠向“震中”,受到的毁灭越大,悲剧的意味也越浓;反之,越是缺乏“人生价值”,就越远离“震中”,受到的毁灭越小,悲剧的意味也越淡。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