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自考复习资料:2020年1月自考《宏观劳动力配置》重点第九章

发表时间:2019-12-10 16:01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第八章 第三产业劳动力配置

1.1985年我国公布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划分的标准是:第一产业农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气、煤气等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主要是指除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流通和服务两个部门。P198

2.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标志有两个:一个是第三产业的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另一个是第三产业在整个就业人口中的比重越来越高。P200

3.第三产业劳动力配置原理是:

(1)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具有统一性;

(2)发展第三产业必须依据生产要素的发展顺序性,这种顺序性又是由需要的层次性所决定的,而不是出于人们的抽象认识;

(3)发展第三产业必须有有限需要和无限需要的辩证法;

(4)第三产业服务劳动的层次、顺序和无限性,决定了第三产业的弹性及容纳劳动力的“弹性空间”;

(5)第三产业劳动是服务性劳动,但服务性劳动并不都是第三产业劳动;

(6)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构成的变动,我国将逐步进入劳动力向第三产业大转移的时期。P201-202

3.第三产业劳动力数量变化特点有:

(1)从GDP及就业的产业构成变化看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的能力;

(2)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的角度看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

(3)从增量角度看三次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P205-208

4.从1980年以来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转移情况看:

(1)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迅速下降,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流出;

(2)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比较在这一期间不高,仅占到20%左右,但整体稳定且略有增加;

(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不高,但增长最快,从1980年所占总劳动力人数不到1/8增加到2002年的超过1/4,比较增加1倍多。P205

5.一般而言,决定就业增长的两个因素:一是经济增长率,二是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就业吸纳弹性系数是衡量经济增长引起就业增长大小的一个指标,即在某一时期内就业数量的变化率与产值变化率之比,具体到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弹性,是指第三产业产值增长率与产值变化率每改变一个百分点所带来的就业增长率的大小。P213

6.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就业吸纳弹性系大于接近0。8的部门;

(2)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大于0。4的部门;

(3)就业吸纳弹性系数大于0。2的部门;

(4)就业吸纳弹性系数0。1以下的部门。P201-216

7.影响第三产业就业数量与结构的因素有:

(1)行业垄断特点的影响;

(2)从业人员素质的影响;

(3)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P219-223

8.第三产业的投资政策是影响第三产业就业的主要因素。P223

9.第三产业发展的原因很多,最根本的原因是工业、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由此产生的生产与消费服务社会化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P227

10.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的主要原因在于:

(1)市场化程度低;

(2)产业化程度低;

(3)城市化水平低。P227-228

11.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努力实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这是完全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的见解。P228

12.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反映了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反映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消费构成和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P228

13.生产决定消费,消费促进生产,生产力水平越高,消费需求越高。P229

14.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的指导方针是:

(1)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发展第三产业;

(2)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第三产业;

(3)把增强和完善城市功能与发展第三产业紧密结合;

(4)推进住房、信息、咨询、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体制改革,加快有条件的行业产业化步伐,促进有条件的第三不业单位从福利型、事业型转变为经营型、企业型;

(5)加强对发展第三产业的指导、管理和监督。P230-231

15.从全国看,发展潜力较大、能够吸收就业较多的第三产业领域主要是:

(1)商贸餐饮业;

(2)社区服务业;

(3)公用服务业;

(4)住宅服务业;

(5)信息服务业;

(6)中介服务业;

(7)运输服务业;

(8)旅游业;

(9)文化、体育产业;

(10)科技教育业;

(11)农业服务业。P231-233

12.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劳动就业需要采取的政策措施有:

(1)加强第三产业设施建设;

(2)增加第三产业投资;

(3)深化第三产业价格与服务收费改革;

(4)制定鼓励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

(5)搞好城镇规划建设;

(6)加强劳动就业信息服务。P233-234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