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法理学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5677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认为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历史的范畴,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
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 B )1-4
A.历史法学派观点 B.马克思主义法学派观点
C.自然法学派观点 D.分析法学派观点
2.从他开始就把法理学作为法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看待,他的名字是同作为学科的法理学的创立相联的,这个“他”是指( B )2-42
A.哈特 B.奥斯丁
C.康德 D.黑格尔
3.认为法学研究对象应为法与社会的关系,不仅要研究纸面上的法,更要研究生活中的“活法”。这一观点属于( C )1-12
A.分析法学派 B.价值法学观
C.社会法学派 D.历史法学派
4.法是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一种社会规范,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的社会规范,这使法具备了( C )3-78
A.社会公共意志 B.人们的自由意志
C.国家意志 D.人的自然理性
5.法律规则中为主体如何行为提供标准的范式被称为( B )3-99
A.法律后果 B.行为模式
C.法律事实 D.法律行为
6.《婚姻法》规定: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登记。该规则属于( A )3-100
A.命令性规则 B.禁止性规则
C.权义复合性规则 D.任意性规则
7. “它”在法律规范中是一种高层次法律规范,是更具应然性和理想化的法律规范,这个“它”是指(D)4-140
A.客观性正义 B.主观性正义
C.伦理性正义 D.法律正义
8.下列关于法的起源的一般规律的表述,有错误的是( A )6-188
A.法经历了从判例法到成文法的发展过程
B.法经历了从同道德和宗教混合到分离的发展过程
C.法的起源的过程受到道德和宗教的极大影响
D.法经历了从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发展过程
9.资本主义法经历了由萌芽到正式形成的历史过程,下列不属于资本主义法萌芽的是( B )6-197
A.海商法的出现 B.成文法的编纂
C.罗马法的复兴 D.反映资本原始积累的法的出现
10.根据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源流关系的差异,以及法的内容和形式上的某些特点,对各国和地区的法所作的分类是指( B )6-205
A.法的历史类型 B.法系
C.法律体系 D.法的体系
11.在不同空间条件下,法律文化和法律制度的相互吸纳和融合被称为( C )6-216
A.法的继承 B.法的延续
C.法的移植 D.法的历史发展
12.下列不属于守法范围的是( D )12-355
A.宪法 B.基本法律
C.行政法规 D.习惯
13.能够参加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法律权利承担法律义务的能力或资格,被称为( A )13-388
A.权利能力 B.行为能力
C.责任能力 D.义务能力
14.下列与权力资源调控关系不是很密切的制度是( D )15-443
A.民主宪政制度 B.分权制衡制度
C.责任追究制度 D.市场经济制度
15.在我国,有权解释宪法的机关是( A )17-483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全国人大
C.国务院 D.国家主席
16.法律思维的基本方法是( A )18-512
A.形式逻辑 B.法律推理
C.适用法律 D.辩证推理
17.司法民主原则的核心是( A )12-366
A.提高社会成员对司法的参与度 B.诉讼中实行陪审制度
C.实行陪审团制度 D.实行治安法官制度
l8.在我国,实施违宪制裁的机关是( B )16-476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国家主席
19.下列关于权利与义务的判断正确的是( A )14-402
A.义务中包含了“应当”和“必须” B.权利不可能被滥用
C.义务的履行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D.权利就是自由
20.“法律具有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任何人的权利和义务都必须由普通法院来审决;不是宪法赋予个人权利与自由,而是个人权利产生宪法。”提出以上法治三原则的是( B )19-521
A.拉兹 B.戴雪
C.亚里士多德 D.富勒
21.在漫长的法律发展过程中,在一定民族或一定地域内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并在历史上得以传承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意识是指( D )21-555
A.法律文化 B.法律信仰
C.法律精神 D.法律传统
22.国家机关以外的主体,包括社会组织、政治团体、公民个人等,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对执法、司法和守法行为等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是( C )20-547
A.合法性监督 B.自循环监督
C.社会的法律监督 D.交互监督
23.下列关于法律文化和法律意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21-561
A.法律意识往往体现个体的意识,而法律文化强调人类或民族的共性
B.法律意识中包括人们的某些感性认识以及心理活动,而法律文化则往往是理性认识的产物
C.法律文化是法律意识的体现,归根结底是由法律意识决定的
D.法律意识与具体的社会形态有密切的关系,法律文化则有一种超越具体的社会心态的属性
24.“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提出该定义的是( B )19-515
A.邓小平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