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204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个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不包括
A.社会认知B.个体社会化
C.社会意识D.社会态度
2.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_______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A.观察B.实验
C.思辨D.归纳
3.团体从表面一致的压力阻碍了不同意见的发表,使得团体不能对问题和解决方法做出符合实际的评价和分析的现象是
A.群体压力B.小群体意识
C.群体决策D.群体影响
4.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P.Zimbardo,1973)等人在斯坦福大学所作的“监狱”实验属于
A.模拟研究B.现场实验
C.实验室实验D.自然实验
5.在_______条件下人们会使用威胁。
A.体力不支B.智力低下
C.丢了面子D.冲突不明显
6.社会心理学成熟期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是
A.社会认知趋向B.人际关系趋向
C.群体决策趋向D.社会态度趋向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个体自我评价越高,他的遵从行为越多
B.如果情境很明确,判断事物的客观标准很清晰,那么遵从行为会增加
C.群体成员的一致性愈高,个体越容易产生遵从行为
D.群体规模与其成员的遵从性呈线性关系
8.态度的成分不包括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
C.社会评价成分D.行为倾向成分
9.群体最满意的沟通网络方式是
A.链式B.轮式
C.圆周式D.Y式
10.人们把自己身体周围的物理空间,视为自身的一部分,这个区域称为
A.个人领域B.个人空间
C.心理空间D.秘密领地
11.光环效应是一种_______的现象,可能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
A.社会适应B.信息干扰
C.先人为主D.以偏概全
12.在形成总体印象时,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被称为印象形成中的
A.加权平均模式B.平均模式
C.加法模式D.中心模式
13.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表现出与团体其他成员行为一致的现象。
A.服从B.遵从
C.胁从D.听从
14._______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
A.行动者B.内控者
C.外控者D.观察者
15.社会交换论认为态度改变的关键是
A.诱因的强度B.回避动机
C.趋向动机D.达到平衡状态
16._______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A.自我暴露程度B.情感卷入程度
C.好恶评价D.亲密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7.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_______等阶段。
A.哲学思辨阶段B.经验描述阶段
C.实证分析阶段D.观点阐述阶段
E.调查发现阶段
18.档案法的优点是
A.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干预小B.有统计资料可查
C.适用于跨文化的比较研究D.适用于时间跨度较长的趋势研究
E.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干预大
19.在社会学习论看来,学习的机制主要有
A.联想B.强化
C.暗示D.模仿
E.社会化
20.角色扮演过程包含_______等要素。
A.角色期待B.角色冲突
C.角色领悟D.角色实践
E.角色模仿
21.自我知识的来源有_______等。
A.社会比较B.社会认同
C.社会化D.他人反馈
E.自我知觉
22.由于信息出现的顺序不同而影响印象形成的现象包括
A.刻板印象B.首因效应
C.近因效应D.光环效应
E.晕轮效应
23.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的信息具有
A.规律性B.特异性
C.共同性D.一致性
E.期待性
24.挫折一侵犯学说的要点包括
A.人在受挫折后,一定会产生侵犯行为
B.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C.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线性关系
D.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强度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E.人在受挫折后,不一定会产生侵犯行为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5.社会心理学
26.睡眠者效应
27.自我暴露
28.归因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9.实验室实验的优缺点。
30.简述影响认知失调程度的因素。
31.简述影响利他行为的求助者的特点。
32.简述有关拥挤的几种理论解释。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3.运用社会心理学原理谈谈人们合作的原因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34.要提高群体绩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请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