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经济学(二)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88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 )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
B.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很少
D.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不会存在资源的浪费
2.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元下降到9元,需求量从70增加到75,则需求弹性为( A )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单一弹性 D.难以确定
3.棉花价格提高将使( A )
A.棉纺品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棉纺品价格上升
B.棉纺品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棉纺品价格下降
C.棉纺品需求曲线左移并使棉纺品价格下降
D.棉纺品需求曲线右移并使棉纺品价格上升
4.市场上有大量的厂商且产品同质,这样的市场结构被称为( D )
A.完全竞争 B.完全垄断
C.寡头垄断 D.垄断竞争
5.对企业经营者而言,下面哪个投入最可能是不变成本( B )
A.电费 B.原材料采购
C.厂房 D.工资支付
6.在短期中导致垄断竞争厂商停止生产的条件是( D )
A.P<AR B.P<MR
C.P<AC D.P<AVC
7.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对竞争性行业厂商的垄断行为是( A )
A.限制的 B.支持的
C.有条件加以支持的 D.放任不管的
8.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C )
A.与纵轴相交 B.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C.与横轴相交 D.经过原点
9.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 C )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10.某一经济活动存在外部不经济效果是指该活动的( A )
A.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B.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
C.私人利益等于社会利益 D.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11.按支出法,应计入私人国内总投资的项目是( C )
A.个人购买轿车 B.个人购买游艇
C.个人购买住房 D.个人旅游支出
12.在国民收入循环流程中属于漏出部分的是( D )
A.政府支出 B.投资
C.消费 D.净税收
13.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C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自然失业
14.政府为达到既定的经济目标而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是( A )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金融政策 D.行政执法
1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 A )
A.增加转移支付 B.增加政府支出
C.增加税收 D.增加公共事业投资
16.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 C )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D.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17.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各种有价证券的目的是( A )
A.调节债券价格 B.实现利润最大化
C.调节货币供给量 D.调节价格水平
18.如果人民币对欧元的汇率1元人民币兑换0.1欧元,那么欧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欧元兑换( D )
A.2元人民币 B.5元人民币
C.1元人民币 D.10元人民币
19.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将使( A )
A.中国商品相对便宜,美国增加对中国商品的进口
B.中国商品相对便宜,中国增加对美国商品的进口
C.中国商品相对昂贵,美国增加对中国商品的出口
D.中国商品相对昂贵,中国增加对美国商品的出口
20.由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全面阐述并加以发展的理论是( A )
A.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B.相对优势理论
C.绝对优势理论 D.货币数量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是( ADE )
A.市场上有大量的消费者和生产者
B.产品是无差异的
C.产品是有差异的
D.厂商互相串谋
E.长期内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该市场
22.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ABC )
A.如果供给减少,需求不变,均衡价格将上升
B.如果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均衡价格将下降
C.如果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均衡价格将上升
D.如果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均衡价格将上升
E.如果需求减少,供给不变,均衡价格将下降
23.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引起玉米的需求曲线移动?( ABCD )
A.消费者收入增加
B.玉米价格上升
C.大豆供给量锐减
D.大豆价格上升
E.由于能源紧张,国家对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的财政补贴大幅增加
24.按收入法进行GDP核算时,应列入的项目包括( ABE )
A.消费支出 B.工资
C.非公司业主收入 D.公司税前收入
E.资本折旧
25.财政政策工具包括( AC )
A.税收 B.公开市场业务
C.政府支出 D.再贴现率
E.法定准备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