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886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将心理健康看作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潜能的心理学家是【 】1-6
A.波姆 B.斯科特
C.马斯洛 D.英格里西
2.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生物学原因不包括【 】2-19
A.需要 B.遗传
C.机体损伤 D.生理生化改变
3.“精神压力是人与环境之间的特殊关系,它取决于人对加重或超出其负荷的危机及其完好状态的评估。”该定义的提出者是【 】3-39
A.塞里 B.阿克斯
C.梅森 D.拉扎鲁斯
4.下列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中,与情绪有关的是【 A 】3-54
A.夜惊梦魇 B.咬指甲
C.吮吸手指 D.习惯性阴部摩擦
5.韦克斯勒学前儿童智力量表适用的儿童年龄段为【 】4-82
A.1.5—2岁 B.2—3.5岁
C.3.5—4岁 D.4—6.5岁
6.幼儿的学习经验分为十三大项,其中“会买卖物品”属于【 】5-93
A.分类 B.数
C.主动学习 D.说
7.以下不属于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服务对象差异的是【 】6-114
A.对服务对象的称呼不同 B.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不同
C.服务对象的程度不同 D.服务对象的来源不同
8.“恋父情结”出现在个体心性发展的【 】7-132
A.肛门期 B.潜伏期
C.阴茎期 D.生殖器期
9.依据个体心理学派的观点,儿童认为只有在他(她)控制一切时才有归属感时,采取的合理对策应该是【 】8-165
A.给予个体信任 B.无视当时情境
C.给予团体鼓励 D.关注良好表现
10.波纳的人性观不包括【 】9-169
A.人的理性 B.先天正向的人性观
C.人的完整性 D.后天学习辅导的功效
11.与基本目标和驱力相矛盾,并互相干扰属于非理性信念的【 】10-193
A.不真实信念 B.矛盾信念
C.自我挫败信念 D.高度严厉及独断信念
12.“如果发生饥饿等生理上的不愉快,儿童期望着母亲能为自己解决这些问题。”该要点属于【 】11-219
A.“二次动机”学说 B.基本问题理论
C.依恋理论 D.认知发展理论
13.“父性原理”与“母性原理”的提出者是【 】11-213
A.沃滋沃思 B.艾斯华斯
C.仓石精一 D.河合隼雄
14.对学前特殊儿童进行心理辅导的主要目的是【 】13-265
A.提高自理能力 B.提高智力水平
C.提高自我潜能 D.提高自我意识
15.要想使学前儿童健康取得显著成效,除密切结合家庭、社区外,还需要【 】14-283
A.福利机构 B.慈善机构
C.托幼机构 D.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