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鲁迅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81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______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4卷5号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A.1915 B.1916
C.1917 D.1918
2.《示众》、《孔乙己》、《药》等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是对中国______的批判。
A.民族性 B.国民性
C.传统性 D.文化性
3.《野草》是鲁迅最“______”的著作,是鲁迅心灵的诗。
A.性格化 B.艺术化
C.个人化 D.思想化
4.在《科学史教篇》等文章里,鲁迅把他对科学的理解最后归结为“______”的问题。
A.人的问题 B.民族的问题
C.文化的问题 D.国力的问题
5.在“五四”新旧论争当中,鲁迅是坚决站在______这一边的。
A.传统文化 B.传统文明
C.保存国粹 D.新文化运动
6.鲁迅认为,______是“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A.喜剧 B.闹剧
C.悲剧 D.戏剧
7.鲁迅的杂文创作坚持开展“______”和“社会批评”的原则。
A.人生批评 B.现实批评
C.文明批评 D.思想批评
8.鲁迅的《我之节烈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A.重新制定规范 B.重新界定标准
C.重新估定价值 D.重新确立思想
9.鲁迅在“五四”前后写的一系列文章大都收集在______这个集子里。
A.《华盖集》 B.《而已集》
C.《二心集》 D.《坟》
10.鲁迅对他的杂文集的编辑,总是体现出一种______的特点。
A.时代感 B.历史感
C.使命感 D.责任感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1.鲁迅小说的“自我辩驳”的性质,反映了鲁迅______思维特点,如日本学者木山英雄先生所言,具有一种______的表现特征。
A.思想战斗性 B.多疑
C.审美独特性 D.超现实的想象性
E.“内攻性冲动”
12.除历史小说外,鲁迅的小说主要都收集在______、______小说集中。
A.《呐喊》 B.《热风》
C.《彷徨》 D.《野草》
E.《朝花夕拾》
13.如何看待西方工业文明,以及与之相应的“物质”、“民主”、“平等”问题,鲁迅的思考方式仍然是作______,即他所说的______。
A.历史的考察 B.现实的考察
C.思想的考察 D.“请循其本”
E.重新估价
14.鲁迅对“摩罗诗人”的精神推崇,主要是推崇他们的______和______的特点。
A.个性解放 B.立意在反抗
C.思想解放 D.指归在动作
E.人格独立
15.在《故事新编》创作中,对于中国历史文化上的圣人、宗师,鲁迅的办法是采用让他们______、______的方法,从而取得了十分独特的艺术效果。
A.“油滑式”的描绘 B.“与意想不到的人相遇”
C.“置于荒诞的情景之中” D.“随意点染式”的描绘
E.“取其一点式”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