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江苏自考网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2022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真题试卷及答案00539

来源:江苏自考网 发表时间:2022-07-22 16:37 作者:-1
  •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文件大小:0.02 MB

    文件类型:.rar

    发布时间:2022-07-22 16:37

课件预览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题干】简析欧阳修《秋声赋》描写秋声的角度与方法。

【答案】(1)作者在《秋声赋》中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描写秋天的景象,并且重笔多角度的描写秋声。

(2)从听觉的角度写秋声;第一段中的风雨声、金属撞击声、人马行走声等,都能引起读者的听觉联想。

(3)从视觉的角度写秋声;如童子外出探看一段,用树影晃动的视觉衬托“声在树间”的秋声,十分巧妙。

(4)通过描摹秋天形状来烘托秋声;第二段中选择烟云、天日、寒气、山川等景物,从色、容、气、意四个方面加以摹写,极力渲染秋气的肃杀寂寥,由此烘托秋声。

(5)大量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第一段有借喻、明喻反复形容秋声,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十分形象生动。用风雨声、波涛、金铁、行军四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听觉中的秋声的个性特点,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

【考点】宋代部分——欧阳修—《秋声赋》

37.【题干】简析姜夔《扬州慢》今昔意象的描写方法。

【答案】(1)一是“昔”历史意象,描写扬州的繁华风貌。多处化用杜牧的诗句入词。

(2)一类是“今”现实意象,描写今日游览时的见闻感受。

(3)写“今”时寓有“昔”,写“昔”时寓有“今”,历史与现实两幅画面重叠映现,可谓是是言外不尽之意。

【考点】姜夔——《扬州慢》

38.【题干】简析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的写作效果。

【答案】(1)内容上,感情强烈,意象鲜明,色彩绚丽,富有感染力。

(2)语言上,豪辣动宕,明爽流畅,快人快语,一泻无余。

(3)多处运用鼎足对(三句对),对仗工整自然,气势酣畅,还结合博喻,反复设喻,增强感情的表达力度。

【考点】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

39.【题干】简析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风雪情景描写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

【答案】(1)风雪寒冷,林冲往市井沽酒,途中看见山神庙。

(2)大雪压倒草厅,林冲无奈往山神庙过夜。

(3)林冲在庙中听见陆谦等人说话,识破阴谋,雪地手刃仇人。

【考点】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40.【题干】简析孔尚任《桃花扇》(余韵)一曲的丰富意义。

【答案】(1)《余韵》是《桃花扇》中最精彩的片段之一,情韵深厚,语言凝练,感伤气氛极其浓郁。主要写苏昆生、柳敬亭偶遇老赞礼,三人同在江边饮酒唱曲,通过唱词来感慨南明的兴亡。

(2)但三人的唱词又各有侧重:老赞礼所唱是[问苍天],主要描绘了世态的丑恶,宣泄对现实的不满。柳敬亭所唱是[秣陵秋],回顾了南明王朝权奸误国,英雄抗敌却无力回天的悲剧,浓缩了一部南明兴亡史,表达“临去秋波泪数行”的痛惜之情。苏昆生则把重游南京时过壁垒、吊孝陵、过长桥、吊秦淮等所见所感吟成[哀江南]套曲。

(3)三人唱腔虽然风格迥异,但都表达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具有丰厚的历史意蕴。

【考点】孔尚任—《桃花扇》(余韵)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题干】简述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答案】(1)借回忆往事抒发吊古伤今怀抱。北宋灭亡,作者流落南方,艰苦备尝,回忆往事,不禁百感交集。

(2)构思上,以空灵笔法,委婉道出国事兴废。

(3)语言上,疏快明亮,浑成自然,不假雕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考点】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

42.【题干】简析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对杜丽娘内心世界的刻画。

【答案】(1)杜丽娘游园前的心理活动,处处表现出贵族少女矜持和娇羞的性格。着重刻画春情难遣的寂寞和对环境的不满。

(2)来到园中,满园春色在她内心激起巨大波澜,发出惊叹。刻画出杜丽娘对自然、青春的热爱,对春色的惊叹和命运的感伤。也有对礼教的不满和无可奈何的苦闷。

(3)描写杜丽娘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心理脉搏,展现层次丰富性。总之写出了青春觉醒的心灵历程。

【考点】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下载说明

!!注意:手机下题库,请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苹果手机必须在浏览器中打开
1.本站题库资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2.历年题库统一以RAR压缩包形式下载!预览内容仅供参考

3.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服务器咱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在重试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如:题库出错,有错误可以直接通过下放链接入口直接咨询
我们将在那里提供更多 、更好的资源!

(咨询入口点击进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TAG标签:

报名电话:025-87716975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江苏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与"2022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真题试卷及答案00539"相关的文章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