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行政法学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26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关于行政法与宪法和其他法律部门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1-60
A.行政法是宪法的重要实施法
B.有西方学者把行政法叫做“静态的宪法”
C.现代国家行政机关已经越来越少地“干预”民事活动
D.在法律体系中,行政法是与宪法具有同等法律地位的法律部门
2.下列不属于行政法律关系构成要素的是(D)1-55
A.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B.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
C.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 D.行政法律关系的变动
3.以行政法规范的性质为标准,行政法可划分为(B)1-52
A.平时行政法和战时行政法 B.实体行政法和程序行政法
C.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 D.中央行政法和地方行政法
4.下列属于我国行政法特殊渊源的是(D)1-51
A.地方性法规 B.行政法规
C.自治条例 D.软法规范
5.下列属于中央行政机关的是(A)3-88
A.国务院 B.某省人民政府
C.某县人民政府 D.某乡人民政府
6.下列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是(B)3-87
A.接受区人民政府委托从事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居委会
B.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设立的商标评审委员会
C.某县公安局内设的法制科
D.某县政府信访办公室
7.主任科员以下公务员法律关系产生的途径是(B)3-98
A.选任 B.考任
C.委任 D.调任
8.以行政规划对象的范围为标准,行政规划可以分为(D)8-195
A.全国规划、地方规划和区域规划 B.目标规划和实施规划
C.非拘束性规划和拘束性规划 D.综合规划和特定规划
9.以行政事务处理的适用频度、范围、时限和行政程序的适用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行政程序可以分为(B)9-215
A.内部行政程序和外部行政程序
B.抽象行政程序和具体行政程序
C.自由行政程序和法定行政程序
D.行政立法程序、行政执法程序和行政裁判程序
10.在行政合同中,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是(D)8-202
A.单方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权利 B.对不履行义务的行政机关的制裁权
C.对合同履行的监督权和指挥权 D.不可预见的困难情况的补偿权
11.根据内容和形式的不同,行政违法可以分为(A)10-234
A.实质性行政违法和形式性行政违法 B.作为行政违法和不作为行政违法
C.行政主体的违法和行政相对人的违法 D.内部行政违法和外部行政违法
12.行政复议申请人提出复议申请的法定期限是(C)11-266
A.15日 B.30日
C.60日 D.120日
13.当事人对甲乙两个行政机关共同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被申请人是(D)11-258
A.甲乙两个行政机关的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
B.甲行政机关
C.乙行政机关
D.甲乙两个行政机关作为共同被申请人
14.在行政诉讼中,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负有法定举证责任的是(B)12-279
A.原告 B.被告
C.第三人 D.诉讼代理人
15.下列关于行政补偿的表述,正确的是(D)14-313
A.行政补偿费用一般单独在国家财政中列支
B.行政补偿不以个人、组织所受的直接损失为限
C.行政补偿只能发生在实际损失发生之后
D.行政补偿的依据是多样性的,除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外,也可以是政策或者规范性文件
16.在行政赔偿中,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是(C)14-323
A.6个月 B.1年
C.2年 D.3年
17.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非依法定程序不得变更或者撤销的效力。这种法律效力是(B)4-113
A.行政行为的公定力 B.行政行为的确定力
C.行政行为的约束力 D.行政行为的执行力
18.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行为属于(A)4-116
A.抽象行政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D.非要式的行政行为
19.某省政府副省长在其职权分工范围内,签署了一份在该省范围内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定。该规定属于 (D)5-140
A.法律 B.地方性法规
C.地方政府规章 D.其他规范性文件
20.如果经过备案审查,全国人大常委会认定某部行政法规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那么对此部行政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B)5-139
A.废止 B.撤销
C.改变 D.撤销或改变
21.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经过国家立法机关依法修改,此行政行为如果继续实施,则与新的法律规定相抵触。对于此行政行为,作出此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应当(A)4-127
A.予以废止 B.予以撤销
C.宣告无效 D.确认违法
22.因行政主体的过错,导致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被有权机关依法定程序撤销。由此给行政相对人造成实际损失的,行政相对人提出赔偿请求后,行政主体(A)4-127
A.必须赔偿 B.不必赔偿
C.必须补偿 D.不必补偿
23.劳动行政机关的工伤鉴定属于(B)6-157
A.行政奖励 B.行政确认
C.行政许可 D.行政裁决
24.下列属于行政征收的是(A)7-168
A.个人所得税 B.高速公路过路费
C.小区物业费 D.高校学生学费
25.下列属于行政许可的是(D)6-148
A.房产过户登记 B.户口登记
C.房产抵押登记 D.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
26.下列属于行政裁决中权属纠纷裁决的是( B )6-164
A.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就劳动争议纠纷作出裁定
B.行政机关在进行土地管理时,对甲乙之间就某一土地使用权归属争议进行裁决
C.食品卫生监督部门裁决出售变质食品的甲赔偿受害人乙医疗费
D.工商局裁决甲停止侵犯乙已注册商标的行为
27.通报批评属于行政处罚中的(D)10-246
A.人身自由罚 B.行为罚
C.财产罚 D.声誉罚
28.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因意外事故而致违法的,行政主体应当 (C)7-180
A.减轻处罚 B.从轻处罚
C.不予处罚 D.正常处罚
29.下列行政处罚适用简易程序的是(A)7-184
A.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B.对公民处以10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
C.对公民处以1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3000元以下的罚款
D.对公民处以20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4000元以下的罚款
30.代履行属于(D)7-190
A.直接行政强制执行 B.间接行政强制执行
C.直接行政强制措施 D.间接行政强制措施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下列关于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CDE)1-59
A.监督行政法律关系是经行政法调整后,具备权利义务内容的行政管理关系
B.行政活动的目的在于实现对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的组织和管理
C.监督行政法律关系是一种多重的、复杂的法律关系
D.监督行政法律关系包含着行政诉讼法律关系
E.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非对称性
32.下列属于行政合法性原则子原则的是(AB)2-68
A.法律保留原则 B.法律优先原则
C.比例原则 D.信赖保护原则
E.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33.对行政相对人而言,行政处罚是(ABCD)4-112
A.免除义务的行为 B.科以义务的行为
C.剥夺权益的行为 D.赋予权益的行为
E.双方意志的行为
34.下列属于行政给付的有(BCDE )6-148
A.工资 B.残疾抚恤金
C.社会救济金 D.自然灾害救济金
E.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
35.因行政机关违法行政行为造成公民死亡,可以成为赔偿请求人的是(CDE)14-319
A.受害公民的邻居 B.受害公民所在的单位
C.受害公民的孙子女 D.受害公民的父母
E.受害公民的未成年养女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行政法关系1-54
答:
行政法关系是指经过行政法调整之后、具备了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37.公务员3-96
答: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38.行政立法5-132
答:
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
39.行政复议6-163
答:
行政复议是指相对人不服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向原行政机关的上级行政机关或法定的其值机关提出申请,请求重新审议并作出决定的制度。
40.级别管辖12-283
答:
级别管辖是指按照法院的组织系统来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