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机械设计基础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机械、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的基本概念,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了解机械零部件设计的主要要求,领会现代机械设计思想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
机械、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的基本概念;机械零部件设计的主要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
(1)机械、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的基本概念
(2)机械、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的相互关系
(3)机械零部件设计的主要要求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机械、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的基本概念
(2)机械、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的相互关系
2.领会
(1)机械零部件设计的主要要求
五、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机械、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的基本概念
难点:机械、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的相互关系
第2章 平面机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构件是如何组成机构的;理解平面机构运动副的概念、分类、表示方法及对构件运动的约束形式;掌握运动链自由度及其计算方法,并判断运动链能否成为机构;能够绘制简单的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二、课程内容
运动副的分类、表示方法及对构件运动的约束形式;运动链自由度的计算。
三、考核知识点
(1)运动副的分类及表示方法
(2)运动副对构件运动的约束形式
(3)运动链自由度的计算
(4)运动链成为机构的判断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运动副的概念
(2)运动副的分类
(3)运动副的表示方法
2.领会
(1)运动副对构件的约束形式
(2)运动链成为机构应满足的条件
(3)运动链自由度的计算
3.简单应用
(1)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五、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运动副的分类及表示方法
难点:运动链自由度的计算
第3章 平面连杆机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四杆机构的应用场合;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判定方法;领会四杆机构中压力角、传动角、极位夹角、死点的概念;了解急回特性和行程速比变化系数的概念;了解图解法设计四杆结构。
二、课程内容
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及其判定方法;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场合;铰链四杆机构的特性及压力角、传动角等概念;图解法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三、考核知识点
(1)铰链四杆机构概念及其基本形式
(2)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场合
(3)铰链四杆机构的判定方法
(4)压力角、传动角及死点的概念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铰链四杆机构的概念
(2)教练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
(3)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场合
2.领会
(1)铰链四杆机构的特性
(2)铰链四杆机构中压力角、传动角及死点的概念
(3)铰链四杆机构形式的判定
3.综合应用
(1)图解法设计四杆机构
五、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应用场合;铰链四杆机构的特性
难点: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定
第4章 凸轮机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凸轮机构的特点及应用;熟悉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及其选择;掌握盘形凸轮轮廓的设计原理及方法;了解凸轮机构压力角与自锁的关系、压力角与基圆半径的关系等。
二、课程内容
凸轮机构的特点、类型及其应用、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及其选择、盘形凸轮轮廓设计。
三、考核知识点
(1)凸轮机构的组成
(2)凸轮机构的特点
(3)凸轮机构的类型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凸轮机构的组成
(2)凸轮机构的特点
(3)凸轮机构的类型
2.领会
(1)盘形凸轮轮廓的设计
3.简单应用
(1)从动件运动规律及其选择
(2)四种运动规律位移曲线图的绘制
五、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凸轮机构的特点及类型
难点:盘形凸轮轮廓的设计
第5章 间歇运动机构
作为拓展了解,不做考核要求。
第6章 带传动与链传动
本章中重点讲解带传动部分有关知识,链传动部分作为拓展了解,不做考核要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带传动的原理、类型和特点;掌握带传动的张紧方法和装置;掌握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应力分析、弹性滑动和打滑;领会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计算准则;初步掌握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
二、课程内容
带传动的类型和特点、带传动的基本理论、带传动的设计计算、带传动的安装维护和张紧。
三、考核知识点
(1)带传动的工作原理
(2)带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3)带传动的张紧方法和装置
(4)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应力分析
(5)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
(6)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带传动的工作原理
(2)带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2.领会
(1)带传动的张紧方法和装置
(2)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应力分析
(3)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
(4)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五、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带传动的工作能力分析
难点:带传动的弹性滑动与打滑
第7章 齿轮传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分类;掌握渐开线的特性、渐开线齿廓的特点、正确啮合条件和连续传动条件;掌握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了解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计算准则;了解选用齿轮材料的基本要求并合理选择;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和齿轮传动设计。
二、课程内容
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分类、渐开线及渐开线齿廓、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啮合传动分析、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加工及设计计算。
三、考核知识点
(1)齿轮传动的原理、特点和分类
(2)渐开线的特性
(3)渐开线齿廓的特点、正确啮合条件和连续传动条件
(4)齿轮的基本参数和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5)渐开线齿轮的加工方法
(6)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
(2)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分类
(3)渐开线的特性
2.领会
(1)渐开线齿廓的特点、正确啮合条件和连续传动条件
(2)齿轮的基本参数和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3)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五、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传动原理、几何尺寸计算
难点:齿轮传动的设计
第8章 蜗杆传动和螺旋传动
作为拓展了解,不做考核要求。
第9章 轮系
作为拓展了解,不做考核要求。
第10章 机件的连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螺纹的形成、类型、特点和应用;掌握螺纹连接的类型和防松措施;初步掌握较为简单的螺纹连接强度计算;了解并掌握轴毂连接的作用、常用连接方式和特点。
二、课程内容
螺纹的形成、类型、特点和应用、螺纹连接的类型和防松措施、螺纹连接强度计算、轴毂连接的作用、常用连接方式和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
(1)螺纹的形成、类型、特点和应用
(2)螺纹连接的类型
(3)螺纹连接的防松措施
(4)轴毂连接的作用
(5)轴毂连接的常用连接方式和特点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螺纹的形成原理
(2)螺纹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3)轴毂连接的作用
2.领会
(1)螺纹连接的类型
(2)螺纹连接的防松措施
(3)轴毂连接的常用连接方式和特点
五、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螺纹连接的类型、特点和防松措施;键连接的类型和特点
难点:螺纹连接的强度计算
第11章 轴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轴的作用、分类和材料选择;初步掌握轴的结构设计;掌握轴的工作图的绘制;掌握最小轴径估算和轴的强度校核。
二、课程内容
轴的分类、轴的材料选择、轴的一般设计步骤、轴的结构设计及轴的工作图、轴的最小轴径估算、轴的强度校核。
三、考核知识点
(1)轴的作用
(2)轴的分类
(3)轴的结构设计
(4)最小轴径估算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轴的作用
(2)轴的分类
2.领会
(1)最小轴径估算
(2)轴的强度校核
五、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轴的结构设计、最小轴径计算和轴的强度校核
难点:轴的强度校核
第12章 轴承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轴承的作用;了解滚动轴承特点;掌握轴承的结构和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与特点;了解轴承的失效情况;初步掌握滚动轴承寿命计算方法和滚动轴承静强度计算。
二、课程内容
滚动轴承的类型和特点、滚动轴承的代号、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和强度计算;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三、考核知识点
(1)轴承的作用
(2)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和特点
(3)滚动轴承的代号
(4)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5)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
(6)滚动轴承的强度计算
四、考核要求
1.识记
(1)轴承的作用
(2)滚动轴承的结构
(3)滚动轴承的代号
2.领会
(1)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2)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
(3)滚动轴承的强度计算
五、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滚动轴承的类型、特点、代号
难点: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和强度计算
第13章 联轴器和离合器
作为拓展了解,不做考核要求。
第14章 机械设计基础综合实训
作为拓展了解,不做考核要求。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