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的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机械制造基础》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械类专业与近机类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技术基础课。它是研究机械零件制造方法的综合性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机械制造方法和工艺技术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其它有关课程,并为以后从事涉及机械设计和加工制造方面的工作奠定必要的加工工艺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共十一章,分别是金属学基础知识、工程材料的强化与处理、常用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与新型材料、铸造、锻压、焊接、金属切削加工基础、各种表面的加工方法、机械零件选材及其工艺方法的选择、实习实训,其中第四章非金属材料与新型材料、第十一章实习实训不作具体考核要求。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机械制造方法和工艺技术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了解。具体应达到如下要求:
(1)了解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一般性能(主要为力学性能)、应用范围和选用原则。
(2)掌握各种主要加工方法的基本工艺理论和工艺特点,具有选择毛坯、零件加工方法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3)初步了解常用金属的工艺性能和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4)一般了解各种主要加工方法所用设备。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机械制造基础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基础课;学习本课程应有一定的实践知识。学习本课程之前或在学习过程中,应到机械制造工厂进行一次多工种、全面的认识实习。对于主要工种的基本操作应全面了解,并争取有一定的动手机会,以便获得零件加工的实践知识。
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学习机械制图课程,具备工程机械制图的识图和绘图能力,并具有公差与配合,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基本知识。本课程的内容同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课程联系密切,两门课程最好同时学习,可以相辅相成之效。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
在大刚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领会、掌握”、“熟练掌握”等三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它们的含义是:
1、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领会和理解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
2、掌握:要求应考者掌握有关的知识点,正确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的原理、方法步骤等。
3、熟练掌握:要求应考者必须掌握的课程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知识点。
(二)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机械制造基础》(第2版),庒佃霞、崔朝英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课程作为一门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综合性强、内容多,应考者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悉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
3、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
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
4、学完教材的每一章节内容后,写出本篇章的学习小结,这一过程可有效地帮助自学者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机械制造基础是一门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的课程,考生必须在具有一定生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程内容。为了取得一定的生产知识,可采取两种方法进行:
(1)参照全日制金工教学实习大纲到机械制造工厂的有关车间进行不少于3-4周的认识实习。
(2)按边实践边学习的方式,在自学某部分内容的同时按教学实习大纲内容到有关车间进行实习,总时数仍不应少于3-4周。
2、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节的知识点。
3、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4、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
5、辅导时应对应考勤者进行学尽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
6、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7、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长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8、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20%,“掌握”40%,“熟练掌握”为4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适,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试卷中所占比例约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判断改错题、简答题、结构改错题、综合分析题等类型。
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附录 题型示例
一、填空题
1.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铸造生产的型(芯)砂由原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
3.自由锻的主要基本工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制造铸型中手工造型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箱造型及刮板造型等。
5.电焊条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6.铣床的主运动是 ,进给运动是 。
二、单项选择题
1.形状复杂,尤其是内腔特别复杂的毛坯最适合的生产方式是( )。
A.锻造 B.铸造 C.冲压 D.型材
2.加工重量约2.5t的大型锻件,应优先选用的锻造方法是( )
A.自由锻造 B.胎模锻造 C.模型锻造 D.辊锻
3.直流电弧焊时,产生热量最多的是( )
A.阳极区 B. 阴极区 C.弧柱区 D.热影响区
4.焊条牌号J422中,“J”表示结构钢焊条,前两位数字“42”表示( )
A.焊缝金属σb = 420Mpa B.焊缝金属σb < 420Mpa
C.焊缝金属σb > 420Mpa D.焊缝金属σb ≥ 420Mpa
5.锻造加热温度过高会产生过热、过烧。过烧指的是( )。
A.晶粒急剧长大 B.表层氧化 C.含碳量下降 D.晶界物质氧化
6.可将节状切屑变为带状切屑的工艺措施之一是( )
A.减小切削速度 B.加大进给量 C.加大前角 D.减小后角
7.主运动为往复直线运动的机床为( )。
A.车床 B.铣床 C.刨床 D.磨床
三、判断改错题
1.普通黄铜是铜和锌组成的二元合金。
2.淬火后的钢,随回火温度的增高,其强度和硬度增高。
3.压铸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好,组织致密,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4.与自由锻相比,胎膜锻提高了锻件质量和生产率,故适宜大批量生产。
四、简答题
1.在普通铣床上铣削加工,通常采用逆铣而不用顺铣,为什么?
2.加工相同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外圆和孔,哪一个更困难?为什么?
3.何谓碱性焊条?简述其特点和应用。
五、结构改错题
1.自由锻锻件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