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毕业论文 >

江苏自考毕业参考论文:物理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发表时间:2018-12-24 11:33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思维能力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培养学生有广阔、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对开拓学生的智慧极为重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也是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挖掘兴趣因素,创设“趣境”;制造认知冲突,创设“疑境”;策动师生共鸣,创设“佳境”等几方面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思维培养趣境疑境佳境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任务之一,其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各种能力培养的核心。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呢?每一位科学教师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巧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途径。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做法。

一、挖掘兴趣因素,创设“趣境”

1、巧创奇境,以奇制胜。

实践证明:采用新颖、奇特、生动、惊险的实验,有利于学生萌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产生旺盛的求知欲,有着明显的激发兴趣的功能。例如在讲“大气的压强”一节时,我一进教室就演示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只大试管中装上水,又将一只口径略小的试管压入大试管中并倒过来,小试管不但不会掉下来,反而徐徐上升。现象妙趣横生,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学生为了弄清其中的奥秒,听课精力特别集中。利用好实验,它会象“魔术”一样的引人入胜,这样就收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又如在学习《脑和脊髓》这一节时,一上课,我先当场取一只活青蛙,去掉头保留脊髓,几分钟后,用镊子夹一下蛙腿的皮肤,青蛙发生屈腿反射,同学们都惊呆了,去掉头的青蛙还会“动”?再用针刺破坏青蛙脊髓,用镊子再夹一下蛙腿皮肤,青蛙无屈腿反射。这一情景学生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巧用变式,以反辩正。

在科学教学中,人们常喜欢运用正面强化的方式,对学生给于明确的、强烈的刺激。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变化很小的反复刺激不一定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有时反而会造成思维的疲劳。因此教师应善于运用变式,给学生提供变化的刺激方式,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达到以变激趣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摩擦的利和弊》这节内容中,在教学过程中介绍了摩擦力,我提出了一个猜想请大家思考,“如何没有摩擦力,世界将变成怎样?”一个个大大的问号,点醒了一些同学,他们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于是很多答案都出乎我的意料“假如没有摩擦力,开动的火车永远也停不下来,只能永往直前;假如没有摩擦力,支撑架散开,钉子会从墙上掉下来;贴在墙上的画会飘下来......”我充分地感受到学生的思维的活跃以及那种创新的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学生也在猜想中更深的领会了摩擦力的深层含义,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3、自主学习,以人为本。

一切教育教学行为必须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因此教育必须精心创设自主活动的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实践,大胆尝试,学会学习,享受成功的乐趣。比如在新授“密度知识应用”一节时,可改变过去讲例题后做习题的教法,而是在课前发动学生因地制宜选备器材,课上引导学生自选研究课题,分组拟订实验方案。在开展实验研究后,各组依据实验过程及记录,自编习题并解答,最后全班交流、教师总结。实践证明,这种习题应用课,学生自主性强,课上积极主动、思维活跃、兴趣浓,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点击查看完整版毕业参考文档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