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篇是一篇语文专业自考论文,所研究的方向是高三复习攻略——方法+兴趣,希望考生能够从中得到写作论文的灵感与方向。自考论文是自学考试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考生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走进高三,就融入了一个充满人生奋斗和苦难的熔炉,这里可以尽情体会难言的甜酸苦辣。学习是艰苦的,学习又是快乐的,这一路走来定然是痛苦并快乐着,痛苦是因为复习,失败常常袭击而来;而快乐是因为高三生活充实、挑战、团结,成功也不时光顾一下。
高三,再不是讲课文和打基础了,而是帮学生归纳,讲方法。而知识的归纳,方法的掌握这个过程是苦闷、枯燥的,所以作为语文老师,我更希望在我的语文教学中能让学生产生兴趣,从而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快乐,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之中学到知识,掌握到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我觉得高三教学实验中,有效的“一招是:语文复习指导=方法+兴趣。
很多人认为语文是靠记的,没什么方法可讲不像数学、物理那样有规律可依,这就大错特错了。语文也可以有规律可循,有步骤可依,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飘渺。
我把高考试题进行剖析,归纳出一份高考试题可以分为记忆、方法、练三个板块,其中记忆占四成,讲方法的题目占三成,练可以练出成果的题目也占三成。
(一)记忆部分
包括有字音,字形,词义(近义词、熟语),古文中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名句,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意象、某些诗人的风格等,作文中的名人名言、好词好句、事例等。
(二)方法部分
包括病句,标点符号,句子的衔接,表达题,作文。
病句:我帮学生详细分析了每一个病因,弄清弄明白每一种语病。学生听的时候很明白,但到他们做的时候又无从下手,这么多种病因,一时无法判断出来,于是我给他们归纳了做题的方法步骤:
判断是单句还是复句
单句
1、主谓宾(中心语)
2、修饰语
复句
1、连词
2、多个单句
①主谓宾(中心语)
②修饰语
结构、表意、逻辑
以上图示的意思是:第一步,先判断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第二步,分两种情况,情况一:如果是单句,就划分出中心语主谓宾,看涉及到搭配还是残缺问题,如果中心语没错就看修饰语;情况二:如果是复句,就先看它的连词,然后分别看每一个分句,就用情况一的方法就可以了。第三步,如果前两步都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就要看句子的结构、表意和逻辑方面了。标点符号:这个专题其实不难,难就难在几个容易混淆的符号,所以把几个易混淆的符号一区分开来就没问题了,如表示小停顿的三个符号“;”、“,”、“、”,其实他们三者的区别可以用数学的不等式表示:“;”>“,”>“、”,用这三个不等式就很清楚地表示出的他们停顿的长短:简单的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有修饰语的词语之间和较短的短语之间用逗号,较长的短语之间和分句之间用分号。进行了这个区别学生做的准确率就高很多了。标点符号里还有冒号、双引号、括号、破折号这几个比较难区分,想办法找出它们的不同,系统地归纳起来,以后拿着这条准则做就可以了。
句子衔接:我给学生总结了七条原则:
1、看是否保持话题一致;
2、看语序是否合理
3、语句语境是否一致;
4、看句子结构是否一致;
5、看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
6、看语言是否衔接呼应;
7、看语音是否和谐。再给学生做有关有代表性、典型的句子。
以后学生就可以拿着这七条原则来做。
表达题:主要是多做多练,找出规律,做多练多就会慢慢提升。
作文:是很多学生头痛的板块。很多学生作文经常连及格的分数36分也拿不了,其实高考作文拿高分确实难,因为这毕竟很依靠平时的积累和个人的写作创造力,但要拿36-40分也不难。
高考中,最好写议论文,因为现在需要的是有一定思辩能力的人才,高考中也这个作为方向,所以写议论文比较保险,而记叙文就比较见仁见智了,高不高分就要看评卷老师的喜好了。
我教给学生最简单的论文模式:开头第一段开门见山,点出中心,简洁明了。接着中间用例子—论述,例子—论述,例子—论述的形式,例子要举些有说服力的,或是历史上,或是社会中的,或是新闻上,或是书上,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例子可以举,但不要通篇都是说自己或身边的,这样不够说服力,也显示不了自己的文化蕴,而且这样写的话更象记叙文多一点底。所以自己的例子顶多举一个就够了。每个例子不宜叙述得太长,要简单清楚。结尾再点中心,可以带些抒情,能结得有特色或整齐一点更好,如作一首诗或以排比结尾。整篇文章必须有一个亮点:或一语感人;或一例惊人;或一理服人(有哲理性,使读者产生共鸣);或用上修辞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三)练出成果部分
三大阅读板块:科技阅读、古文阅读、散文阅读,可以通过强化训练练一到两个月,可以练出语感,练出规律和方法,练出感悟。上一届有个女同学,很多次语文考试都不及格,连基础题都做得很差,本来可以断定这个学生语文水平就是差,但奇怪的是最能体现语文功底的阅读文章她却做得很好,对了八成。我就问她原因。她说她初中的时候阅读很差,于是她下定决心苦练了一段时间,每天坚持做两篇以上的阅读,果然有成效,从此以后一劳永逸,阅读的语感一直保持下来,直至高中。从此以后,我就把这个方法推荐给学生。当然了,古文阅读同其他两篇有一点不同,它除了练,还要记忆(上面说了)。
(四)加上兴趣
很多高三老师认为高三语文课就是讲啊练啊做啊记啊,根本没课堂气氛,没兴趣轻松可言。但我觉得如果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活跃课堂气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快,效率更高,收效更明显,高三是收获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兴趣伴随着方法。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