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毕业论文 >

【自考毕业论文范文】如何提高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发表时间:2021-05-19 10:17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导读】本篇是一篇语文专业自考论文,所研究的方向是如何提高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希望考生能够从中得到写作论文的灵感与方向。自考论文是自学考试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考生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歌烛照古今,学生容易对此产生兴趣。如果把古典诗歌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传承这一文学精华,而且还能濡染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我探索和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因时设境,涵泳诗歌。   

“诗可称为中国的宗教”(林语堂语)。比如中国二十四节气,就多有文人雅士浅唱低吟,脍炙人口之作至今令人齿颊留香。语文教师不妨根据节气精心营造情境,使学生在诗意的氛围中涵泳前人佳句名篇,受到熏陶渐染。试举一例。中秋前夕,我精挑细选一组古筝曲,发动学生了解中秋传说、中秋习俗,搜集咏月佳句。中秋之夜,明月东升,夜空如洗,四野俱寂。我将学生引到操场,团团而坐,听缕缕古筝之声,赏皎皎玉盘之色,身处其间, 俗念俱消,心灵澄澈。继而我适时诱导学生望月怀想,诵明月之诗,歌皓月之词,学生的心灵与诗词作者的灵魂撞击,再现“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恢廓,“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的雅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怅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许许多多饱含浓情的诗句令听者如饮琼浆玉露,飘飘然不知身在何处。情到深处,我让学生静听筝声,,神游月宫,思接千载,不少学生在月光下、筝声中潸然泪下。   

我自认为,中秋咏月诗词定会牢牢印在学生心中,历代文人所追求、崇尚的艺术人文精神也会深深影响着学生的审美观。中华民族有那么多可纪念的节日,如若我们坚持不懈地因时设境,因时涵泳诗歌,那么,不仅能传承古典诗歌,更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艺术与人生。   

二、因时设境,活用诗歌   

一年四季,皆有可人之处,花草树木都染上了古代文人或惊或喜或讶或悲的情感。我们可以借用蕴涵人性光辉的四时之景,设置情境,点拨学生活用古典诗歌写景抒情,加深理解古典诗歌。比如,炎炎夏日是荷花盛开之时,咏荷佳句在学生的意识里纷至沓来,荷花的高洁已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抓住这一时机,我再设一情境,朗诵了赵文英的《说荷》,然后要求学生活用古典诗句联想书写感受。学生大有一吐为快之势。顷刻间闪烁着智慧火花的文字现于纸上,现摘取其中一朵给大家看:“没有见过荷塘,但在家中种过几株荷花,或许是受古典诗词的影响吧,心中一直把荷当作圣洁的象征,近乎谦恭地痴迷于荷的高洁之美。于是,在小荷初露、蜻蜓翩飞时,欣赏荷叶高擎起舞弄影;在疾风、密雨侵荷时注视荷叶去垢除尘洗面弄妆;在荷花轻绽、莲子如水时,惊叹它的粉雕玉琢而不敢生亵玩之心;在莲房坠红、清香随风时,默念着“质本洁来还洁去”为它送行。可是,自己从未留意过荷的坚强。难道是曾拥有的荷就只有冰心玉壶的纯美?难道是只有逢干遇旱的荷才有不屈的魂魄?是自己已有的观念锁住了视野迷住了心窍吧!世间万物的美千姿百态,别把自己的心封在盒子里吧,心牢最不应设!”   

我们略作分析:此文用到的诗词有“小荷初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起舞弄清影”,“疾风乱zhan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露冷莲房坠粉红”等等 。尽管此文有生硬晦涩之嫌,但也可表现出该生的鉴赏能力,更令人欣慰的是,这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因时设境,试写诗歌   

诗歌教学,离不开对诗歌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和情感、意境等等进行讲解分析,但学生囫囵吞枣地接受,肯定感染不了学生的心灵。我们可因时设境,鼓励他们试写近体诗歌,在写作中加深对诗境的理解。   

事先准备了一些相片,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去吟咏,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以诗歌表情达意。      

古城

夕阳斜照古城西,

云彩钟楼相辉映。

微风轻扬楼清静,

勾起无边昔日情。

游山

山青林秀绿如茵,

小鸟枝头唤游人,

篱笆小路寻仙境,

腾云驾车上峰巅。

小康已奔来,

环境日益新。

旧楼不复在,

新楼座座立

七星岩

远看风光迷人峰顶,

近看淡雅馨香花儿。

坐看只有七星花岩,

闲赏宁静妩媚清湖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