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毕业论文 >

【自考毕业论文范文】一生的“悲壮”――解读张爱玲笔下被“锁”的女性:曹七巧

发表时间:2021-04-15 10:50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金锁记》写于1943年,故事的开始,在两个下人的口中,道出了七巧的出身;然后再借大嫂三嫂背后的冷言闲语,交代了七巧在家族中的低劣地位,因为她是平民出身,而且直言直语,大家都瞧不起她。在一系列铺垫之后,七巧终于出场,一开始就写她因为替二小姐云泽作媒,气得二小姐哭,三言两语之下,完全通过语言和动作来表现七巧的独立个性,还把姜府的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交代清楚。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做了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几乎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30年。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致使儿媳被折磨而死,还拆散女儿的爱情。“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张爱玲在本书中在空前深刻的程度上表现了两性心理的基本意蕴,并令人震惊地拉开了两性世界温情脉脉的面纱。主人公曾被作者称为她小说世界中惟一的“英雄”,她拥有着“一个疯子的审慎和机智”,为了报复曾经伤害过她的社会,她用最为病态的方式,“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咙四面割着人像剃刀片”,随心所欲地施展着淫威。张爱玲说过,曹七巧是她笔下最彻底的一个人,英雄也好疯子也好,她的一生可以说是“悲壮”,因为在她的一生都没有从锁扣中逃离出去。

第一把锁是婚姻的锁。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下,女性只能处于一种被动的从属地位,婚姻是她们改变自己命运的惟一契机。“她睁着眼直勾勾朝前望着,耳朵上实心小金坠子像两只铜钉把她钉在门上——玻璃匣子里蝴蝶的标本,鲜艳而凄怆”。 张爱玲通过用这种没有生命力的物品来描画出七巧的肖像,空洞而凄凉。曹七巧原是麻油店家里的女儿,生活得自由自在,后来由兄长做主嫁进姜家。到姜家不久,就成了“鲜艳而凄怆”的“标本”。因为有美丽的青春,但是没有地位,没有自主权,只是用一对“小金坠子”就能把她的一生“钉”起来供人赏玩。她成了遗老家庭的牺牲品。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家庭还残留着一些可供养人的财物,除此之外,还需要有传宗接代的香火,可姜家老二是个有骨痨的病人,理所当然娶不到门当户对人家的女儿,只好将曹七巧娶入家中。这注定了七巧的婚姻是不可能幸福的。在婚姻生活中,她无论在肉体还是心灵上都从未得到满足,永远处于饥渴之中。可是女人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使离婚成为不可能,这把锁让她完全动弹不得。晚年的七巧不断的和自己儿女斗争,其实正是她一生不幸的反映。她故意气死儿媳,因为在他们身上找到她自己青春的影子,她妒忌他们的性生活,因此近似变态地加以报复,这正是因为她没有得过幸福的性生活;她拆散女儿的婚事,因为她对男人已经是一律敌视的态度,因为她就是被自己所爱的男人欺骗,这几近心理变态了……。

第二把锁是情欲的锁。情欲更是“燃烧得象着了火”。 名为《金锁记》,实质上就是“人性的枷锁记”,张爱玲就是这样在西方现代思想的影响下,丝丝入扣地把她自己对人性的疑惑、理解和观察作了最高程度的解剖,从而完成了对曹七巧的形象塑造。这一切都和她认同毛姆等作家用情欲、非理性对人性的支配来解释人的言行有很大关系,也使《金锁记》区别于以往因果报应的旧小说,在这里,张爱玲所表现的主要思想是人逃脱不了情欲的支配。每个人都有情欲,悲剧的因素不仅存在于外界的威胁,更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七巧得以一个小业主女儿的身份做成门第颇高的姜家的二奶奶,只因为她丈夫是做官人家的女儿都不会要的“骨痨”身子。因此她的正常的情欲难以得到满足且受到很厉害的压抑,但压抑并不能使情欲熄灭,相反,越是压抑得厉害,越是要通过反常的方式寻求出路。一生的“悲壮”――解读张爱玲笔下被“锁”的女性:曹七巧(二)毕业论文范文介绍开始:

情欲的得不到满足导致她对金钱的疯狂追求。姜季泽是曹七巧的叔子,典型的遗少,不学无术,寻花问柳,就是这么一个人也让走进情欲死胡同的曹七巧倾情,可姜季泽却清楚地知道即使再疯也不能对身边嫂嫂动念头,因为曹七巧的为人及她在姜家的地位与自己的身份有冲突。七巧却一往怀深的以为自己是因为季泽的原因才嫁到姜家的,“为了遇见季泽,为了命中注定和季泽相爱”,多少个寂寞难熬的日子里,她都没有忘记这个美好的初衷,然而时间的流逝和无情的现实迫使七巧一点一点地失望下去,她慢慢地蜕变成了另外一个七巧,她不顾一切地捞取能够得到的物质的东西,企图以此弥补感情上的亏损,但对于季泽,她从来都没有真正忘记过,以致后来季泽来看望分出去的七巧,说出了那一股确实有点儿感情的话语时,七巧惊得陷入了片刻的眩晕之中,可是毕竟此时的七巧已经不是当初为了爱嫁到姜家去的七巧了,她知道什么才能使她生存下去,她更加知道季泽想要的是什么,于是她暴怒,她发疯,她果断地拒绝了姜季泽。季泽走了,决绝的七巧却又“滴着眼泪”,“无论如何,她以前爱过他,爱给了她无穷的痛苦,单是这一点,就使他值得留恋,……今天完全是她的错,他不是一个好人,她又不是不知道。”如果说对季泽的渴望是七巧人性的表现,那么泯灭了那点爱,她便彻底地套上了黄金的枷锁,变成了地道的疯子。不幸她还是人母,是婆婆,她的疯狂不仅使自己走向毁灭,而且将身边的人拉来做陪葬。“她知道周围的人恨毒了她”,但是她无法控制她自己,只能让疯狂拖着她往绝路上走。“疯狂来自黄金欲,而黄金欲变成盲目的破坏力量,又是爱情得不到满足的直接结果”。她要报复,报复她为黄金付出的代价,不顾一切,不择对象,情欲就是这样盲目地支配着人。七巧的悲剧是无可奈何的,她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悲剧的根源在她的本性中,她摆脱不了。

第三把锁是七巧背负一生的最重的锁――金钱的锁。小说名为《金锁记》,显然指示着在这里黄金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七巧对黄金的强烈嗜好和疯狂的占有欲使她很快泯灭了人性中一些正常健康的情感因素而滑到了人性扭曲的最底层。但七巧对黄金的这份突如其来的兴趣和欲望究竟源于保处?小说的前半部分,出现在人们面前的七巧有着她作为麻油店小户人家女儿的那份庸俗和不识趣,也有着她作为一个正常健康的女人得不到生理、心理满足的满腹劳骚、委屈和由此而发的对小叔子的一份渴望,但却并没有她对黄金、对钱财强烈嗜好的浓厚影子。相反地,这时的七巧出手还是很大方的,每次塞给来探望她的兄嫂的体己都颇为丰厚。七巧的黄金欲主要体现在分家独立以后,而且愈演愈烈。这一份黄金欲是如何深入到七巧的灵魂深处,成为主宰她性情行为的根本的呢?我们先来看分家时七巧借以撒泼的那一段话:“我们须比不得大哥大嫂——我们死掉的那个若是有能耐出去做两任官,手头活便些,我也乐得放大方些,哪怕把从前的旧帐一笔勾销呢?可怜我们那一个病病哼哼一辈子,何尝有过一文半文进帐,丢下我们孤儿寡妇,就指望着这两个钱过活。我是个没脚蟹,长白还不满十四岁,往后苦日子有得过呢!”——虽是撒泼,却正一语道破了内中实情——自此以后,一无所能的七巧得带着她一双“纸糊般的小儿女”独自承受着一份日子了。日子漫长得似乎永无尽头,而钱就这么一些,正是这种独立生存、无所倚仗的恐惧使七巧一下子就抓住了黄金。这是她生存的根本,是她在世上的唯一倚靠。   “七巧穿着白香云纱衫,黑裙子,然而她脸上像抹了胭脂似的,从那揉红了的眼圈儿到烧热的颧骨。”在分家产的那天,曹七巧穿着传统的服饰,脸上的表情就好像热恋的少女,可是她期待着的是手中所能分到的财产,毫无来由地兴奋、紧张、不安,因为“今天是她嫁到姜家来之后一切幻想的集中点”。曹七巧付出了青春和一切就是为了换来今天的所得,她理所当然地表现出了不同往日的神采来,这和巴尔扎克笔下的守财奴葛朗台见到金子就情不自禁地扑上去一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曹七巧缺少了对财产占有的主动权。“……茶给喝了下去,沉重地往腔子里流,一颗心便在热茶里扑通扑通跳。”为了掩饰自己的兴奋心情,她用“喝水”这一行动来缓解情绪。然而她那颗心还是焦灼地跳动。曹七巧从嫁入姜家的那一刻就知道受骗上当了,然而她无法摆脱身处姜家的一切尴尬遭遇,受尽他人的嘲弄,也受尽自身情欲的煎熬,她只好将自己的重心放在金钱上,这也是别无他法,曹七巧惟有这一点来支撑生命的延续。这是生命中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和转移内心苦痛的,也是曹七巧可以暂时忘却自己身处何处的唯一方式。虽然如此,她还是抑制不住自己对金钱占有的热切欲望,故而表现得不同寻常。季泽凭白无故找上门来表白的时候,“七巧低着头,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悦……当初她为什么嫁到姜家来?为了钱么?不是的,为了要遇见季泽,为了命中注定她要和季泽相爱。”但寡妇的机警使她立刻想到了自己赖以活命的钱。虽是“这一转念使她暴怒起来”,她却并没立即发作,只用了女性的小聪明拐弯抹角来试探。一经证实,令七巧痛心疾首的并不全是季泽谋她的钱,而更是他谋钱的方式:“你哄我——你拿那样的话来哄我——你拿我当傻子——”此后,“七巧与现实失去了接触,虽然一样的使性子,打丫头,换厨子,总有些换魂落魄的。”再往后,她便沿着自虐和他虐的恶性轨迹无可阻挡地往下滑,一直滑到人性扭曲的最底层。爱是不可靠的,只是沉默的黄金才最忠实。人们习惯于认为七巧是用黄金锁住了爱情,结果最终锁住了她自己。其实恰恰相反,是她虚假的爱使她更紧地攫住了黄金,是她心爱的男子披着爱的外衣来谋取她的黄金使她更紧地攫住了黄金,同时也永远地封闭了自己。在她的生命中,只有生存,只有生存需依仗的金钱。至于爱,不管是精神的还是肉体的都是那样的遥远,它被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远远地阻隔在外,永远也无法触摸。 金钱是七巧的一生最大的梦想,她的婚姻基于金钱,她苦苦守住婚姻的惟一目的是要分得一笔能养活她一家人的财产,她为了金钱放弃了苦等十年的爱情。她甚至认为女人的结婚对象也是为了钱而来,于是亲手断送了女儿的幸福。她的苦心和她的厉害,与她最终的不幸形成鲜明的对比。她明白这金钱的锁也锁住了她的精神,可是她甘心情愿。

通篇读完,也许大多读者和我一样,非但不会对七巧种种变态行经感到厌恶,而是会感到一种直彻心骨的苍凉的悲哀和同情。七巧其实是一个很可爱的女子,年轻的时候,她也会和街上的走贩眉来眼去,享受着生活的快乐;同时她也是一个十分善良的女子,你看她,尽管大哥把她带到火坑了,她后来再见大哥,哭闹过后,一样塞了许多贵重礼物送给大哥带回,这时她仍然有温情的;她的情人季泽被她骂走后,她不也会躲在窗户背后看着爱人仓皇而去的背影吗?那时她心中还有爱情,就是到晚年,她在某一瞬间也仍然怀念年轻时候的温柔。这样,这个人物也活了,我们也对她丝毫没有世故的眼光,她是可爱的,也是不幸的。七巧的一生饱含妥协、反抗、矛盾,每一天都是寂寞的,也从来没有过快乐,她已经与那些锁不可分割了。张爱玲将人性遭受摧残直至毁来的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丝丝入扣。在一个“没有光的所在”,张爱玲对人性发出了宿命式的呐喊:每个人都有太多的欲望,人类的悲剧在于人的本性,因而,悲剧并不是人们可能会遇到的偶然,也是人人都要面临的必然。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