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模拟题 >

2021年7月江苏自考本科《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40)

发表时间:2021-05-12 15:19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第五章

8.什么叫辩证思维?中国古代辩证思维的来源如何?

答:所谓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来源于对天地万物两两对立又统一的自然现象的考察与理解。

 

9.老子对事物转化的规律是怎样概括的?

答:老子对事物转化的规律概括为三条:一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说“有余”与“不足”经过损与补而走向平正统一;二是利而不害,是说转化与统一有益无害;三是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是说转化与统一是自然发生的、无为而成的。

 

10.《易》对事物转化的规律是怎样概括的?

答:《易》总结的事物转化(即对立物变化)的规律有三条:一是相反而相成;二是“生生”与“日新”;三是“趣时”,是指天地万物都是自然地顺应四时的节律而变化。

 

11.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方面主要有哪几种观点?各观点的提出者是谁?

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观点主要有:一是“天人合一”,提出者为宋代张载;二是“天人交胜”,提出者为唐代刘禹锡;三是“天人之分”,提出者为战国时代的苟子。

 

12.“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有什么积极影响?

答:“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影响有:第一,造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辩证发展的思维方式;第二,造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第三,造成“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推动人们在成己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现人格、品德的完善。

 

13.“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及其发展有什么负面影响?

答:“天人合一”观念对我国文化及其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向是:①思维方式过分强调整体联系与统一,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论证,致使我们没有能经过近代的实验科学而进入现代科学。②过分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统一,而使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缓慢,在一个长期内民族心理自视过高而缺乏进取精神。③空想的理想主义使主观易于脱离实际,而不得不违心地去美化现实。④“心性之学”重体验,不重客观观察,把道德实践作为根本的实践活动,很难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也限制了实证科学的发展。

 

14.什么叫“中庸”?什么叫“中和”?中庸之道是一种怎样的原则?它是由谁提出来的?

答:“中庸”意为“中(执中、用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中和”意为“经过对两端(长短、高低、大小、先进与落后等)的调整而达到和谐”。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它是由孔子提出来的。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