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模拟题 >

2021年7月江苏自考本科《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25)

发表时间:2021-04-30 16:14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第三章

二、简答题

1.中国生产经济文化的含义是什么?

答: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指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又称农业文明。

 

2.中国农业经济的多元文化要素是什么?

答: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农耕自然经济。除此之外,还有牧业、林业和渔业等。在我国历史上,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联系尤为密切。

 

3.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农作物的栽培驯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由于农作物的栽培驯化,导致了人类的定居生活,导致了人口的稳定增长,导致了一个更为复杂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

 

4.为什么说夏商时期,中国的农耕生产已达到了新的水平?

答:①在二里头遗址中,出土了一批青铜制造的农、兵、乐器,种类多,技术成熟,说明农事活动的频繁。②在殷墟甲骨文中可以看到黍、稷、麦、稻等多种农作物字样,说明已实行分类栽种。③殷商时还订出了测查岁时的纪时法。

 

5.汉代以后,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农业盛世,原因何在?

答:①汉代统治者把发展农业当做“理国之道”,由帝王颁令劝农,祀社稷、祷雨水、定岁时、议庆典,鼓舞天下农夫勤劳耕作。②此一时期,兴修水渠。发明改造农具、改善耕作技术、撰写农书、移民屯田和开垦边荒等,被当做社会大事。③农耕区的范围随之扩大,岁时娱乐渐成风俗,农业文化日益兴隆。

 

6.明代是如何加强中央对全国土地、人口控制的?

答:清丈田亩、制订赋税,继而又编造了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从而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全国土地和人口的控制。

 

7.举例说明农耕灌溉思想体系,对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答:在历代政府的国策和地方的实施中,大都在重视水利的地方,出现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例如黄河、长江文明的崛起,大运河对南北政治枢纽的联结,都江堰对西南巴蜀文化的提升,泾渭二河的水利工程对西北三秦历史地位的确立等,都是例证。

 

8.明中叶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萌芽,这对传统的农耕经济有何影响?

答: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出现,一方面加速了土地所有制的兼并过程,使许多农民离开了土地,加入了市民行列;另一方面也打破了传统农作物栽种布局的平衡,经济作物的种植量增加,农耕经济失调。

 

9.我国民族商业和手工业对农业经济生产起何作用?

答:商业和手工业都是农业社会演进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们一旦发展起来,就会对农业经济生产起带动作用。因为没有商业,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产品就不能内销外贸,就不能被外地好东西刺激,从而发现自己的文化实力和别人的优点。没有手工业,中国的民族经济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就无法借助大机器和新思想的力量,向现代社会转型,在世界竞争的轨道上,就无法提速。

 

10.概述我国商业发展的过程。

答:在商周时期,我国市商贸易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开始使用货币。春秋时各国都城均设置了市场。战国时商业都市崛起。秦汉以后长安、洛阳等地已形成商业网点。到唐代已出现专卖店。宋兀以后商品经济逐步发展。至明代中叶,我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商业经济更加显示其活力。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