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考研 >

考研:【备考冲刺】2019考研政治冲刺思修高频考点汇总(四十九)

发表时间:2018-12-12 13:57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1、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①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②迁往北京后,《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2)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与基本口号
①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l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
l 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
l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实行文学革命。
②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
l 民主有两层含义:一是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包括个性解放,人格独立及自由民主权利等内容。二是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相对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
l 科学有两层含义:与封建迷信,愚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同时也指具体的科学技术和知识。
2、五四运动以前的文化运动的性质与评价
1)性质:1919五四运动前的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2)五四运动以前的文化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
①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广大青年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
②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准备了思想和文化的条件。
3、五四运动以前的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①在实际效用上,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所提倡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②在思想认识上,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但没有改造封建思想的环境,就妄图通过少数人的呐喊、宣传去实现国民性的根本改造是不可能的。
③在思想方法上,没有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看问题很片面,这种形式主义的看待问题的方法影响了整个运动后来的发展。
④在运动范围上,局限在城市的一部分知识分子中,未和工人农民发生联系。
 
二、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和社会历史条件
①新的社会力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成长壮大,使五四运动获得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②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奠定了五四运动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③俄国十月革命中人民群众力量的广泛发动对中国产生了影响。
2、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五四运动经历了两个阶段:
①5月4日到6月5日,以学生为主,中心在北京。
②6月5日起,以工人为主,中心转向上海。上海六七万工人为声援学生先后举行罢工,逐渐发展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4、五四运动的结果: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到了实现。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相关人员职务,中国代表团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①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不是指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是指斗争的坚决性、不妥协性。人民从感性地排外主义到理性地认识帝国主义的内部矛盾和帝国主义联合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
不同于义和团运动体现的人民感性的排外主义思想,五四运动使人们充分理性地认识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其侵略中国的实质。
②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参加运动的有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④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综合五四运动的上述新的历史特点,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分析其上述历史特点,需要同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相区别。五四运动具有辛亥革命所不具备的反帝反封建性、群众性、马克思主义科学指导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性等特点。
 
三、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1、新文化运动发展的新阶段: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
2、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民主与科学的新含义:
①民主不再只是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指多数人的民主,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民主。
②科学除自然科学外,就对社会的研究来说,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
3、反封建思想发生变化
①反封建的思想启蒙工作目标,从反对封建思想,发展为提出必须反对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制度;
②反对封建思想的斗争的立足点,从争取个人的个性解放,扩展到争取人民群众的社会解放的高度;
③反封建的斗争方式,从少数人进行的思想批判,逐步的发展为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新文化运动愈发重视劳动人民群众的作用,也更加重视对于社会本质的分析和斗争。因此我们在把握新文化运动发展过程中民主和科学的新含义时,从上述群众性和社会本质性进行理解较为容易。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