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
A.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回答
C.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回答
D.对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的回答
【答案】A
【解析】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其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为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故A正确。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B错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标准,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错误。哲学除了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还要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D错误。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在于是否承认
A.对立统一学说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答案】A
【解析】辩证法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否认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实质。故本题选择A。
哲学是关于
A.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
C.一切知识总汇的科学
D.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答案】D
【解析】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故本题选择D。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抽象与具体、一般与个别的关系,ABC错把哲学当做科学,将共性与个性混同、普遍性与特殊性混同、抽象与具体混同、一般与个别混同,故不选。
(多选)有人说我们现在的状况是“哲学贫困,经济繁荣”,黑格尔在19世纪初感叹哲学在德国的衰落时,曾作了一个形象而又深刻的比喻:“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的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一样”。这是因为
A.哲学是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
B.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C.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答案】BCD
【解析】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全部科学的普遍性、共性、抽象和一般,所以BCD正确。A错把哲学当做科学,将共性与个性混同、普遍性与特殊性混同、抽象与具体混同、一般与个别混同,故不选。
(多选)哲学上根本对立的世界观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答案】AB
【解析】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都属于世界观,其根本对立是世界观的对立。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故AB正确。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不属于世界观的对立,而是认识论内部的对立,故C不选;唯意志论和宿命论都属于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内部的对立,但不是根本对立,故D项也不选。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