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2018.6)实行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经过长期探索,我国在通过依法选举让人民的代表来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管理的同时,找到了一种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权利的特有民主形式,这一特有民主形式是
A.协商民主
B.谈判民主
C.票决民主
D.竞争性民主
【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A正确。
【答案】A
【单选】(2018.8)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取得重要积极成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A.相互尊重,求同存异
B.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C.增强两岸同胞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D.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共创两岸互利互赢
【解析】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其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B正确。D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宗旨,故不选。AC本身无误,但与题意无关。
【答案】B
【单选】(2016.8)西藏自治区成立五十年来,通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社会制度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今天的西藏,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向好,各方面成绩卓著。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民族地区特点,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B.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
C.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D.凝聚力量,增进共识
【解析】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它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立是根据当地民族关系、经济发展等条件,并参酌历史情况而确定的。目前,中国的民族自治地方依据少数民族聚居区人口的多少、面积的大小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行政地位分别相当于省、设区的市和县。A正确。B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C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D是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重要内容,BC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多选】(2014.26)近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从2007年的248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772亿美元,年均增长25.5%,跻身对外投资大国行列。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意义是
A.增强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
B.培育我国具有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C.充分利用国外资源
D.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
【解析】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必须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ABCD正确。
【答案】ABCD
【多选】(2013.24)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点原则。坚持这一原则有利于
A.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B.区域间优势互补,促进经济共同发展
C.不同区域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D.生产要素在区域间合理流动和配置
【解析】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坚持这一原则,有利于扩大内需;有利于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有利于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有利于使不同区域的人们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缩小生活水平差距。ABCD正确。
【答案】ABCD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