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2014.19)1918年,马寅初在一次演讲时,有一位老农问他:“马教授,请问什么是经济学?”马寅初笑着说:“我给这位朋友讲个故事吧:有个赶考的书生到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挑了该旅店标价十两银子的最好房间,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单,米店老板转身去屠夫处还了肉钱,屠夫马上去付清了赊欠的饲料款,饲料商赶紧到旅店还了房钱。就这样,十两银子又到了店主的手里。这时书生来说,房间不合适,要回银子就走了。你看,店主一文钱也没赚到,大家却把债务都还清了,所以,钱的流通越快越好,这就是经济学。”在这个故事中,货币所发挥的职能有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
D.贮藏手段
【解析】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具有五种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表现、衡量、计算其他商品价值大小尺度的职能,题干中的“该旅店标价十两银子的最好房间”即表明货币发挥了价值尺度的职能,C正确。所谓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在商品交换中所发挥的媒介作用,题干中的“书生与店主、店主与屠夫等”一系列交换中货币都发挥了流通手段的职能,B正确。所谓支付手段职能,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题干中的“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单,米店老板转身去屠夫处还了肉钱,屠夫马上去付清了赊欠的饲料款,饲料商赶紧到旅店还了房钱”,都表明货币在发挥着支付手段的职能,A正确。本题干中不涉及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D不符合题意。
【答案】ABC
【多选】(2012.19)人们往往将汉语中的“价”、“值”二字与金银财宝等联系起来,而这两字的偏旁却都是“人”,示意价值在“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透过商品交换的物与物的关系,揭示了商品价值的科学内涵。其主要观点有
A.劳动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
B.具体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
C.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D.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第三章剩余价值理论
【解析】劳动并不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唯一要素。创造社会财富的不仅有劳动这一要素,而且土地、设备、原材料等非劳动生产要素也对社会财富创造做贡献。因此,劳动和各种非劳动生产要素共同构成社会财富的源泉。所以,A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B错误。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商品的使用价值是通过交换用来满足别人的、社会的需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这种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因此,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CD正确。
【答案】CD
【单选】(2017.3)某企业投资汽车生产,生产一辆汽车所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为15万元、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为5万元,假定市场的平均利润率为10%,那么,在自由竞争条件下,该汽车的生产价格是
A.20万元
B.20.5万元
C.21.5万元
D.22万元
【解析】在本题中,生产一辆汽车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即生产资料价值)为15万元,可变资本(即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为5万元,也就是一辆汽车的生产成本为20万元;另一方面,又可以将该企业为生产一辆汽车所支付的生产成本20万元看作是该企业的投资,由于假定市场的平均利润率为10%,那么,该企业20万元投资获得的平均利润就是2万元(即20万元×10%)。由于生产价格=生产成本+平均利润,所以该企业生产的每辆汽车的生产价格为22万元,D正确。A中的20万元为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价格,所以是错的;BC也是错的,因为其没有弄清楚生产价格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答案】D
【单选】(2016.3)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创办企业从事生产,60万元用于固定资本、以购买机器设备等,40万元用于流动资本、以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等(其中购买劳动力支付了10万元)。一轮生产结束后,该企业的总资本达到120万元。那么,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为
A.20%
B.50%
C.100%
D.200%
【解析】在本题中,可变资本为10万元。至于剩余价值的量,从题干可以看出,该资本家100万元投资生产一轮结束后,总资本达到了120万元,这表明该企业资本增殖了20万元。同样,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这个增殖的20万元只能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而且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即剩余价值为20万元。因此,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20/10=200%。D正确。
【答案】D
【单选】(2015.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智能化工厂创造出了较高的生产效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力,企业在“机器换人”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意味着率先使用机器人的个别企业
A.剩余价值来源的改变
B.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
C.所生产商品价值的提高
D.获得更多的社会平均利润
【解析】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如机器人在生产中的广泛运用,资本技术构成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B正确。资本可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劳动者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不论资本主义生产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剩余价值创造的来源是无法改变的,A错误。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在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科技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也不能改变剩余价值的来源。马克思主义认为,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其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机器人的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单位产品的劳动量,C错误。单个资本家改进技术、改善管理的主观动机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但其客观后果则是整个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是利润率的平均化,但本题题干强调的是“率先使用机器人的个别企业”,D错误。
【答案】B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