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2010.19)有一则寓言讲道:狐狸把鱼汤盛在平底的盘子里,请仙鹤来与它一起“平等”地喝鱼汤,结果仙鹤一点也没喝到,全被狐狸喝去了。这则寓言给人们的启示是,尽管资产阶级宣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
A.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B.这种形式上的平等即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C.它的实质是将劳资之间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
D.这种平等的权利是建立在财产不平等基础之上的权利
【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的理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专政,但在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和组织原则上采取民主的形式,如普选制、法制、两党或多党制等等;在人与人的政治关系上,它承认公民的自由平等权利。马克思主义运用唯物史观,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中,揭示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其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的选举事实上是有钱人的游戏,是资本玩弄民意的过程。其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和资本特权的基础上,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存在着事实上严重的不平等,资产阶级法律的实质是将这种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其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其多党制则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其四,资本主义社会所承认的公民的自由平等权利,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关系和雇佣劳动关系在观念上的反映和在政治上的表现。它要求打破人们之间在政治上的等级关系和人身依附关系,废除封建的等级特权,这是人类解放道路上的一大进步。但是,一切权利都是不平等的,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权利也包含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它消除的只是等级特权,保护的却是阶级特权。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们在经济地位上是不平等的,而这是资本主义社会首要的、最大的不平等,由于存在着这方面的不平等,人们在政治地位和社会生活中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平等。ACD正确。资本主义政治中的形式上的平等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资产阶级专政,B错误。
【答案】ACD
【单选】(2018.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其创始人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国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在德国巴门市的一个工厂主家庭,他们放弃了舒适安逸的生活,毅然选择了充满荆棘坎坷的革命道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因为
A.他们对时代有着超越常人的认知能力
B.他们拥有优良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
C.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努力的相互作用
D.德国是当时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解析】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C正确。ABD与题意无关。
【答案】C
【单选】(2015.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表明
A.马克思主义政党即工人阶级本身
B.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工人阶级为基础
C.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是其先进性的根本前提
D.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解析】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所作的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它明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以工人阶级为基础)和先进性(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说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B正确。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并不等同于整个工人阶级,A错误。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D颠倒了两者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但不能说“阶级性是其先进性的根本前提”,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C错误。
【答案】B
【单选】(2011.4)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列宁新经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的思路之所以“比较好”,是因为
A.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纲领
B.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C.为俄国找到了一种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D.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来建设社会主义
【解析】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难题,列宁是破解这一历史难题的第一人,十月革命胜利之后,怎样向社会主义过渡,由于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加之对如何搞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实行了以余粮征集制为主要内容、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在当时是迫不得已的,也是必要的,但是这种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办法又是行不通的。挫折促使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反思,他指出:“我们用‘强政’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此,俄共(布)十大决定,用以粮食税为主要内容,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决定表明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对在俄国这样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又有了新的认识,标志着列宁正在寻找一条符合俄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列宁能够正视国情,面对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拘泥于书本上的原有结论,而是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千百万群众的实践,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也是他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思想遗产。B正确。
【答案】B
【多选】(2018.21)列宁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这一论述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揭示了各民族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的内涵,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特点的正确观点有
A.各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B.各国民族因素和地理环境的不同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决定因素
C.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D.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解析】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ACD正确。B说法错误,是地理决定论的观点。
【答案】ACD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