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
1.种子的萌发代表作物个体生长发育过程的起点,代谢上由静止向活跃生长的转变过程,是种子形成后中断生长的恢复。
2.酶原是无活性状态的酶的前身,没有催化活性;
3.种子含水量在正常情况下,进行偶联呼吸,呼吸过程中释放ATP;但在干燥状态下,线粒体细胞膜不完整,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呼吸作用不产生ATP。
4.种子萌发过程分吸胀、萌动和发芽;萌动:种子吸胀后,胚部细胞开始分裂、伸长,胚的体积增大,胚根胚芽向外生长达一定程度就会突破种皮,这种现象就称萌动,俗称露白。
5.发芽:种子萌发后,随着胚部细胞分裂、分化的明显加快,胚根、胚芽迅速生长,当胚根、胚芽伸长达到一定长度时就称发芽。
6.出苗分为子叶出土型和子叶不出土型;子叶出土型:种子萌发时,其下胚轴显著伸长,初期弯曲成弧状,拱出土面后逐渐伸直,将子叶送出土面,生长的胚与种皮脱落。
7.子叶留土型:种子萌发时,上胚轴伸长露出土面,随即长出真叶而成幼苗的地上部分,子叶连同种皮留在土中。
8.随着吸胀的进行,种子的含水量提高,呼吸作用显著增强,但到达一定阶段会趋于停顿,经历若干小时后重新增高,最后又再次降低。糖酵解作用,磷酸戊糖途径和柠檬酸循环,是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三种呼吸途径。
9.种子发芽期间,所需的养料和能量来自贮藏物质的转化。因此,胚乳或子叶在吸水膨胀过程中,贮藏的高分子物质进行水合,并在各自酶系的作用下,将贮藏物质分解和转移,为幼胚的根芽生长建造新细胞的物质和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将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转变成为胚容易利用的简单形态,必须有酶参与作用。因此,酶的活化是种子发芽过程中最明显的现象之一。
10.作物一生所经历的生命活动周期叫个体发育。
11.生长是作物体积和重量上的不可逆的增长过程,它是通过细胞分裂和伸长增大来完成的,既包括营养体的生长也包括生殖体的生长。
12.发育是指作物一生中,其结构、机能的质变过程,常与性质不同的新器官风化有关,它的表现是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最终导致植株根、茎、叶和花、果实、种子的形成。
13.作物的根系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单子叶作物的根,属须根系;另一类是双子叶作物的根,属直根系。
14.禾谷类作物为单子叶作物,每叶由叶片和叶鞘构成;双子叶作物的叶分为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凡一个叶柄上只生一片叶,不论其完整与否,都叫单叶,如棉花、苎麻、向日葵、油菜、甘薯等作物的叶。若在叶柄上着生两个以上完全独立的小叶片,则叫复叶,如花生、大豆、绿叶、苕子等。复叶又可分羽状复叶如豌豆、花生、紫云英的叶。
15.叶片的大小决定于作物种类和品种,同时也受肥、水、气温、光照等外界条件的影响。
16.叶面积指数是指作物群体的总绿色叶面积与该群体所占据的土地面积的比值。求叶面积的方法:纸样称重法、求积仪法。
17.光合势是反映作物光合功能的潜势指标。指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全生育期或某一阶段生育期中有多少平方米叶面积在进行干物质生产,单位是m2.d-1.亩-1*。
18.除地上可见的茎节外,禾谷类作物基部茎节的节间极短,密集于土内靠近表表处,称为分蘖节。
19.分枝习性因作物种类而不同,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分枝性强的,如棉花、油菜、花生和豆类,其分枝对产量的构成作用很大,栽培上要促进分枝早生、多发。另一类分枝性弱的如烟草、麻、向日葵,出现分枝对茎、叶、果的产量和品质不利,栽培上要抑制其发生。
20.倒伏可分为根倒伏和茎倒伏两类。或把倒伏分为挫折型、弯曲型、扭转型和开张型四种。开张型是指分蘖数多、其分蘖具有沿地表而伸长的倒伏。挫折型是指节与节的中间部分发生折断。发生较多的是弯曲型倒伏,它不是在节间折断,而是在节的部位因弯曲而发生的倒伏。扭转型是由根部引起的倒伏。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