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设计基础复习资料
广告设计基础自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 设计概论
第一讲 设计的基本涵义
这一讲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讲述。
1.设计的产生及其定义。2.设计的因素。3.设计的实现。4.设计的目的。
一、设计的产生和定义。
设计行为的本身,可以认为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石器工具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设计活动的开始。随着社会发展,在一些技术性行业中,当形象按计划得以实现时,设计成为有意识的计划性行为。从“设计”(design)这个词的词源可以推知,“设计”这个词是指在制造物品之前的各种各样的想法和构思。从18世纪开始,由于机械工业的发达,为了大量生产生活用品和印刷品,人们必须设想好一种产品从材料到完成的过程,使考虑中的形象与完成的制品形象丝毫不差,这可以说是设计思考方法产生的理由之一。
人们有意识地使用“设计”这个词,是在1920-1930期间。设计的英文为“design”,由拉丁语“designare”演变而来。目前,从广义的角度讲,设计指的就是计划,即心怀一定的目的,并以其实现为目标而建立的方案。这样的概念界定,几乎涵盖了人类有史以来一切文明创造活动,其中它所蕴含着的构思和创造性行为过程,成为现代设计概念的内涵和灵魂。
从狭义角度来看,设计在构思和行为这两个方面,都赋予了一定的美学概念。我们一般这样来定义:设计是一种构思与计划,以及将这种构思与计划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之视觉化的形象创作过程。
二、设计的因素——形态与机能
形态意味着物体的外观。单纯的外观,常常是指使物品表面具有魅力或掩盖其结构上缺陷的一种表现。物体的形态是由其内在的机能所决定的,它必须与物体的内部结构保持一致。内部结构包括物体的材料、结构、机能、经济性等因素。
怎样处理好外观形态与内部机能两者的关系?作为外观形态,它应是受人喜爱的,使人精神振奋的,而其材料、机能、构造则应是人类服务的。两者应相辅相承,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来进行设计工作。
三、设计的实现
设计并不能光停在想象中或口头上,设计需要具体化、视觉化,需要专业人士参与。
设想不同于设计。设想是设计的初始阶段,使人的设想付之于物质的或实体的实现才能称之为设计。设想是所有的人都能参加的领域。而设计具有视觉化、实体化的技术性领域,属于专业设计师的范畴。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