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内对文化产业的界定P30
2.1.2 文化产业的社会功能
一、信息传播功能
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手机
二、繁荣市场经济功能
文化产业通过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创造出经济效益,起到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涵养税源等重要作用。
会展经济:场地、广告、运输、住宿、餐饮、旅游贸易
无烟经济:
三、文化创制功能
发展文化产业能推动社会文化繁荣进步,更好满足人民多方面多层次,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经济发展四阶段论:
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
创新驱动阶段、财富驱动阶
2.2 文化产业管理
2.2.1 文化产业管理的三层次
一、政府的行政管理
1、政策调节P35-50
链接:国家文化产业政策
一、中国文化产业政策回顾
●1998年8月,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成立并制定工作规则,这是政府部门第一次设立文化产业专门管理机构。
●2000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的任务,并首次在政府文件中使用“文化产业”概念。
●2003年12月5日,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坚持把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宣传文化部门的重要任务”。
●2005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2008年1月22日,胡锦涛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以改革为动力,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 2009年7月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这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国家将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
二、思考:如何看待《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规划》明确了文化产业振兴的指导思想与八大重点工作,强调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同时指出,为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要降低准入门槛,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要加大政府投入和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大力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完善法律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为规划实施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作为建国60年来首部全国性的文化产业专项规划,《规划》对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有着重要意义,意味着我国文化产业经过多年的探索性发展,正迎来一个历史性拐点,将进入一个高速增长周期。
结论: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人民基本满足了温饱之需,现在国家更应该致力于用经济来养育文化,使文化来“福利”普众生活。文化与教育一样,是最不能急功近利的事业,它需要从基层做起,将内容做实,它的归宿是人的内心。
2、市场监督
制定市场游戏规则
3、公共服务
建立应急机制、建设公共设施、扩大就业
二、社会监督管理
1、舆论监督(媒体)
2、群众监督
三、产业的自身管理
1、个人管理(认识自我、发挥自我、自我规划···)
2、团队管理(协同作战)
3、产业管理(内部管理包括组织、财务、计划、艺术生产、营销、服务、复合和联合经营、人事管理、人才培训、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应用。)
2.3 文化产业法律制度
一、《著作权法》P352(只考书本里面的内容)
二、《出版管理条例》
三、《电影管理法律条例》
四、《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五、《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