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1.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四个基本假设。1)偏好的完全性假设2)偏好的稳定性假设3)偏好的传递性假设4)非饱和假设或越多越好假设
2.无差异曲线的特点。1)密集性特点2)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3)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4)一般而言,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3效用具有的特点:1)同一商品对同一消费者,效用具有可比性,但对不同的消费者则缺乏可比性2)同一商品的效用,即使对同一消费者,也会因时间、空间等具体条件的不同而异3)效用是中性的,不具有伦理学意义。
4为什么在消费过程中会出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当一种商品有多种用途时,消费者会将不同的用途按重要性划分为若干等级。当商品只有一单位时,他必定将该商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当增加一单位的消费品时,他会把它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依次类推。这样,新增加的商品给消费者所提供的效用或满足程度时顺次递减的。由于商品的效用是消费者的主观感受,当在同一时间内连续消费某种商品时,消费者生理上或心理上对重复刺激的反映就递减了,从而导致了边际效用的递减趋势。
5基数效用下的消费者均衡条件是什么?消费者最后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这就是在消费者收入一定、而且商品价格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必须满足的条件,即消费者的均衡条件。
6人们对于风险的态度可分为:1)风险回避者或厌恶风险者2)风险爱好者或喜欢风险者3)风险中行者或风险中立者。
7三种常用的风险规避可能发生的风险:风险多样化(分散化);购买保险;获得更多信息。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