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复习资料:2019年4月自考《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串讲笔记十一

发表时间:2019-03-05 17:08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第六篇 宏观调控
第二十一章 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一、为什么说现代市场经济包括宏观调控?
市场调节的缺陷
1、市场调节难以解决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关系问题
2、市场调节难以实现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
3、市场调节难以确保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稳定增长
4、市场调节难以保证自由竞争的持续性
现代市场经济不能没有宏观调控
    1、社会化大生产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
2、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客观要求
3、克服区域性、世界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需要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有哪些特征?
     1、宏观调控实践的价值目标根本不同。
     2、宏观调控手段运用的方式和程度不同。
     3、宏观调控理论的科学性不同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对象和目标是什么?
     对象
市场供求关系中的经济总量
     目标
通过宏观调控是实现市场总供给、总需求的平衡,总的目标是为了促进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四、为什么说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是一个系统?如何完善中国的宏观调控体系?
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它是由宏观调控实践的主体及其在国内外一定的经济态势下采取的调控手段构成的系统。
1、 经济信息系统
2、 经济决策系统
3、 经济控制系统
4、 经济监督系统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1、 把国家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同国有资本的管理职能区分开来
2、 把国家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同它的社会管理职能、公共服务职能区分开来
3、 在国家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中,把宏观经济调控职能同其他经济管理职能区分开来
五、市场调节有哪些缺陷?
1、难以解决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关系问题
2、难以实现个人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
3、难以确保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稳定增长
4、难以保证自由竞争的持续性
六、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的必要性是什么?
1、社会化大生产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
2、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客观要求
3、克服区域性、世界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需要
七、作为宏观调控对象的重大经济关系主要有哪些?
1、国民收入中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2、产业规模及其结构与消费需求及其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3、所有制的结构关系
4、国际收支的平衡关系
八、我国宏观调控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1、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科学发展
2、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
3、促进稳定物价
4、促进充分就业
5、促进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
九、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主要有哪些?结合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谈谈如何配套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和经济政策。
目标
1、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科学发展
2、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3、促进稳定物价
4、促进充分就业
5、促进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
政策
1、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 
3、产业政策 
4、就业政策 
5、收入政策  
6、对外经济贸易政策
不同政策的实施方法各有特点,在调控目标上各有侧重,又相互制约。在经济运行中,经济政策及杠杆的应用需要合理搭配,综合使用,才能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发展产生总体积极效应
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每一种政策和手段都有其相对侧重的目标和积极作用,但每一种政策和手段的作用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单独使用时,在某一目标上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可能产生另一目标来看的负效应
根据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了解所使用的经济政策和调控手段实施效应之间的相互影响,把握各种调控手段的实施力度,合理地搭配和配套使用,实现在运用过程中的有效组合,取得宏观调控的最佳效应。
 
第二十二章 宏观调控的主体与基本手段
一、为什么说宏观调控的主体只能设在中央政府?
    因为宏观调控具有全局性系统性面向全国统一市场,因此,全国只能有一个设在中央政府的调控中心。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有哪些?
    1、计划手段
1、编制计划是计划调控的前提
2、计划执行
3、计划检查
2、经济手段
    1、财政系统的经济杠杆
    2、中央银行系统的经济杠杆
    3、国际收支系统的经济杠杆
3、法律手段
    1、经济立法
    2、经济司法
    3、经济仲裁
4、行政手段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主要有哪些?结合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说明如何配套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和经济政策。
    1、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
3、产业政策
4、就业政策
5、收入政策
6、对外经济贸易政策
在宏观经济调控实践中,调控手段是沟通调控主体和调控对象的中介和桥梁。围绕宏观调控目标,宏观调控主体需要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方方面面,影响、制约、规范和引导各类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纠正国民经济运行对良性循环轨道的偏离,实现持续健康发展面对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实际状况,有必要根据宏观调控目标,认真地选择宏观调控手段;使用任何一种调控手段,都要研究实施的分寸;应当充分估计调控手段实施效应之间的相互影响。只有对所选择的调控手段合理地搭配,合理地配套实施,实现它们在运用程度上的最佳组合,才能发挥它们的互补功能,减少它们相互抵触的方面,形成宏观调控的最佳综合效应。
四、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理论,应当重视哪些重要原则?
    1、从国力出发调节宏观经济运行
2、从建设“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出发调节产业结构
3、从构建对外开放、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体系出发调节对外经济关系
4、从促进科学发展的长期目标出发并抓好短期的宏观调控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