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现代市场的培育与管理
一、为什么在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指导思想上,要确立现代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意识?
市场属于流通关系范畴,抽象的来看,它本身没有姓“社”姓“资”之分。但是,现实的市场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与一定所有制关系下的生产过程结合在一起,
前者服务于后者,后者对前者的发挥起着制约作用。我们要培育的现实生活中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与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结合在一起的,是适合人民需要,服务于广大人民的利益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提出要增强现代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意识。这至少包括下述两个基本方面的含义:
1、
明确我们要培育的是现代的统一市场。
2、
明确我们要培育的是适合于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
二、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战略目标是什么?应当采取哪些重要措施?
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战略目标是:
建设法治健全、体制完善、发展协调、秩序规范、结构合理、方式先进、组织化程度较高、竞争力较强、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城乡一体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现代市场体系。
实现这个目标的战略措施:概括地说,
就是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大市场,
发展大贸易,
搞活大流通,
着力推进流通现代化,主要包括:
1、
促进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建设城乡统一市场。
2、
加强交通运输、仓储、信息传输等基础设施建设。
3、
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手段。
4、
积极培育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
5、
完善市场法规的建设。
三、如何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制度建设?
1、
在理论上,要确立社会主义信用制度的科学观念。
2、
在实践上,要努力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四、什么是市场规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必须建立和完善市场规则?
市场规则,
就是市场机制运行的有序化、规范化、制度化所要求的,任何市场主体都必须遵守的经济行为规范。它们通常通过一定的法规、公约等形式来确定。
市场进出规则,
是指市场主体进入或退出市场的法律规范和行为准则。
1、入市规则
2、出市规则
市场竞争规则,
是以法律形式维护公平竞争的规则。
1、维护公平竞争。
2、规范市场行为。
3、规定主体对经营对象的信息必须公开。
市场交易规则,
是各个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应遵守的准则与规范。
1、交易公开化,一切交易活动都要在有管理的市场上进行,严禁假冒商品,不容许走私贩毒等非法交易。
2、交换必须遵守法定规则。
3、禁止囤积居奇,制造市场短缺或涨价风潮。
市场仲裁规则,
是指市场主体在交易中发生争议,市场管理机构对当事人做出约束力的裁决,所遵循的法律法规。
培育现代市场体系,重要的是抓住市场关系的实质,这就是必须有助于发挥好市场机制的作用。
市场关系的本性,可以归结为商品的等价交换关系,也就是交换各方经济权益的平等关系。这种关系要求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所谓公平,就是市场主体在商品交换、信贷关系中有平等的经济地位,有经济决策和市场选择的自主权,必须承认和尊重交易对方的所有权。
所谓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就是要维护这样一种市场竞争秩序。但是,一方面市场机制的运行既然具有自发性,一些市场主体就可能处于牟取暴利或其他不良目的,采取不正当竞争行为,导致市场运行的无序性。另一方面,来自市场关系外部的超经济的强制,也可以导致市场运行秩序的扭曲,阻碍公平竞争机制的实现。良好的市场秩序体现在完善的市场规则上,它们的总和也就是市场制度。
市场制度是现代市场有序运行的条件。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必须加强市场管理?市场管理有哪些基本手段?
市场管理
是国家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在概念上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不同的。
宏观调控
是国家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管理,是经济总量管理,而市场管理是国家为了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通过其授权的组织机构及其专业人员,遵循市场规则,对市场主体及其经济行为给予引导、监督,执行处罚违规行为。
市场管理是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市场发育固然依赖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也不能离开国家的规范性管理。
政府管理市场的方法主要有:
1、
法律手段
2、
经济手段
3、
必要的行政手段
六、建设现代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战略措施包括哪些?
1、
促进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建设城乡统一市场;
2、
加强交通运输、仓储、信息传输等基础设施建设;
3、
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
4、
积极培育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
5、
完善市场法规的建设。
七、为什么要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1、
市场机制的运行既然具有自发性,一些市场主体就可能出于牟取暴利或其他不良目的,采取不正当竞争行为,导致市场运行的无序性。
2、
来自市场关系外部的超经济的强制,也可以导致市场运行的扭曲,来阻碍公平竞争机制的实现。
八、市场的一般规则包括什么?
1、市场
进出规则;
2、市场
竞争规则;
3、市场
交易规则;
4、市场
仲裁规则。
九、说明可以运用哪些手段和方法进行市场管理?
1、用法律手段管理市场:
(1)
建立和完善规范市场主体及其行为的法律体系;
(2)
严格执法。
2、用经济手段管理市场:
(1)
对价格的控制性管理;
1、规范和监督企业定价行为;
2、控制价格水平;
3、根据国家和民族整体利益,考虑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市场状况,国家对极少数商品和服务规定保护价、指导价,甚至直接定价;
4、针对具有全局意义的少数商品建立价格调节基金和储备投放制度。
(2)
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1、用好税收杠杆;
2、结合宏观调控,用好利率杠杆。
3、用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市场:
(1)
落实管理机构,依法制定相应的行政管理规则;
(2)
做好市场调研,建立市场监测信息网络,及时掌握市场动态;
(3)
对行政管理范围内的市场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4)
坚持依法行政,防止滥用职权。
十、结合实际谈谈我国的地方保护主义主要表现是什么,怎样克服地方保护主义?
地方保护主义主要表现:地方保护主义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行政性干预。
1、
封锁市场,阻止其他地区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和要素进入本地市场,为产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动设置人为障碍;
2、
过度投资建设技术水平低、见效快的项目,造成地区产业结构雷同,导致过度竞争;
3、
保护本地区的劣势企业。
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的手段:
1、
消除计划产品经济体制时期形成体制性的障碍;
2、
科学地制定地方政府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从源头上根治地方官员由本位利益驱动的短期行为;
3、
积极引导各地区发展自身优势、获取比较利益。
十一、结合“瘦肉精”、“地沟油”、房地产价格暴涨等问题,谈谈为什么要加强市场管理,如何对市场进行管理。
加强市场管理的原因:
1、
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2、
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
3、
合理改善市场布局。
市场管理手段:
1、
用法律手段管理市场
法律手段是市场管理的核心手段。
(1)建立和完善规范市场主体及其行为的法律体系。
一是制定和完善规范市场主体的法律。
二是用法律制度规范市场行为;
(2)严格执法。
一是要理顺行政执法体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二是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
用经济手段管理市场
(1)对价格的控制性管理;
(2)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3、
用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市场
(1)落实管理机构,依法制定相应的行政管理规则;
(2)做好市场调研,建立市场监测信息网络,及时掌握市场动态;
(3)对行政管理范围内的市场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4)坚持依法行政,防止滥用职权。
第十章 国内市场国际化与国际竞争
一、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开放性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创造丰富的物质与文化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需求,这就要求广泛地发展国际经贸往来,利用外国的优良经济资源。
开放的市场体系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并促进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效率的提高;
开拓国际市场有利于丰富国内产品。
因此,在坚持维护民族经济利益的前提下,促进国内市场国际化,有利于充分的实现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根本目的。
二、如何理解国内市场的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推动着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密切相连,国内市场的国际化发展是当代经济的发展趋势,只要国内市场对外开放,就必定形成国际化的市场。也就是说,
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国家,国内市场中既有本国投入的资本、商品和劳务,又有外国投入的资本、商品和劳务,其市场已是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与世界市场融为一体。
三、国际化市场的特征。
1、
资源流动的国际化。
2、
市场规则的国际化。
3、
市场竞争的国际化。
四、当今国际市场出现哪些新的变化?这对中国参与国际竞争提出哪些新的要求?
国际市场新变化:
1、
市场结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2、
生产经营的国际化扩张,带来国际市场组织的新演变。
3、
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的发展,在国际经济关系方面起到约束国家部分主权的作用。
4、
国际市场的发展正跨越社会制度的壁垒,逐渐形成统一的全球市场。
国际竞争新要求:
1、
价廉物美、以质取胜的原则。
2、
比较优势和竞争战略相结合的原则。
3、
遵循和利用国际规则的原则。
4、
学习和创新的原则。
5、
维护民族经济利益的原则。
五、如何理解国际贸易中自由化与贸易保护并存的状况?它对中国参与全球化竞争提出了哪些要求?
在国际市场的新发展中,各国经济不断交融,自由贸易逐渐成为国际间对外经贸政策的主流,但是各国出于各自民族经济利益的考虑,也都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干预对外贸易,从而使国际贸易自由化与各国实施干预管理并存,并已经成为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征。
要求充分认识以下要点:
1、
从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长远趋势看,国际贸易自由化具有必然性。
2、
当今贸易自由化主要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控制,他们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
3、
国际自由化贸易与实施国际贸易管理之间存在辩证关系。
六、如何理解国际价值规律及其作用?我们在参与国际竞争过程中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和战略目标?
国际市场中某种商品的国际价值量,是由具有国际水平的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来决定的,这就是国际价值规律的基本含义。
国际价值规律的作用:
1、
引导着各国企业不断改进技术、降低成本;
2、
不断寻求更为低廉的要素和更加有效的结合;
3、
不断寻找新的更加合适的投资场所和更加有效地企业组织形式,由此不断推进国际分工与产业结构的演进,也推动着世界经济不断发展。
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原则:
1、
价廉物美、以质取胜的原则。
2、
比较优势和竞争战略相结合的原则。
3、
遵循和利用国际规则的原则。
4、
学习和创新的原则。
5、
维护民族经济利益的原则。
战略目标:
获得更多的比较优势。
七、为什么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需要开拓国际市场?
1、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创造丰富的物质与文化产品,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需求,这就要求广泛的发展国际经贸往来,利用外国的优良经济资源。
2、
社会主义经济作为先进的社会经济形态,通过国际化的市场和开拓国际市场,可以充分的学习和利用人类社会各种优秀的文明成果。
3、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决定了中国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发展国际化市场,并开拓国际市场。
八、国际贸易结构的新变化。
1、
“水平分工型”国际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
2、
国际商品贸易的技术含量明显提高。
3、
国际技术贸易明显增大。
4、
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