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复习资料:2019年4月《公共政策》重点串讲论述题二

发表时间:2019-01-16 16:14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6.联系实际,论述公共政策对发展知识经济的推动作用:
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公共政策的扶持和推动。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绝对不能忽视政府关于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和战略的公共政策对知识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我们必须通过公共政策调整与创新,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从而实现我国的“赶超战略”。这些需要调整与创新的公共政策主要有:教育政策(发展知识经济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教育政策创新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产业政策(①逐步减少第一产业对自然界和体力劳动的依赖,使农牧业向着工厂化、离土化、人工智能化方向发展;②强化发展生产软产品的软件知识产业③在第三产业中,用计算机操作代替手工操作④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财政政策(逐步增加对高科技产业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能促使本国知识经济的健康发展。
 
7.论述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1)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各国政府实现政策创新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发展要求各国政府实现公共政策创新,通过公共政策理念、公共政策体制、公共政策过程和公共政策内容的变革与调整,促进知识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2)政府的公共政策影响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发展也有赖于政府公共政策的扶植和推动。各国政策创新的实践说明,政府的公共政策对知识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政府决策不但要顺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而且要适应知识经济这个新的经济形态,按照知识经济的要求进行科学的政府决策。
 
8.试论述公共政策未来基本走向如何:
1)突显“公共性”,将决策视为公共行为,视政策为重要的公共物品。(1)公共政策主体拥有公共权力和公共权威,其决策行为不能等同于企业等一般社会组织的决策行为;它们对公共财政资源进行配置,并以公共利益维护者和增进者的身份进行决策。(2)公共政策源起于解决公共问题的需要。这些公共问题具有不可分割性和社会共享性,从而在本质上与公共利益直接相关;解决公共问题的过程也可以视为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的过程。(3)公共政策将对整个社会公共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并将通过制定行为规范对其中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正是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公共政策才被称为公共物品;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乃是提供特定公共物品的过程。(4)作为公共政策的核心主体,政府不仅受特定国家特定时期文化背景的限制,它也通过公共决策行为、通过公共政策中蕴含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而肩负着塑造公共文化、培育公共道德的使命。后两者对于公共责任感和公共精神十分重要。
2)公共政策将更加强调公共问题的具体要求。公共问题至少在三个方面影响着公共政策的走向:(1)公共政策应当是问题取向的;(2)公共政策将关注公共机构的能力问题;(3)公共政策仍将以政府为核心主体。
3)公共政策将突出公平在其目标体系中的地位。(1)社会公平也是一种重要的公共物品。 (2)如果仅仅将公平理解为规则的公平,将公共政策理解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那么公共政策事实上是在提供这样一些能够带来公平的规则或规范。(3)公共政策所提供的制度安排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效(即实现效率),但这是以公共政策能否提供基本的社会公平为前提的。
4)公共政策的民主化趋势。(1)民主化首先是指对公众权利和利益的尊重和维护。(2)民主化也可以指代公共政策的公开化和开放性要求。(3)民主化也意味着对法治精神的强调和遵循。5、公共政策的科学化走向。(1)公共政策体制的科学化。(2)公共政策诸方法的科学化。
 
9.论述当代公共政策面临的现实挑战:
1)公共政策的程序化与非常规决策之间的矛盾,程序化的决策适用于解决常规性和例行性的问题,而非程序化的决策适用于解决非常规和意外突发的问题,公共问题在当代社会具有突发性的特征,程序化决策应付突发事件的做法和理念受到了挑战。
2)公共政策体系的相对封闭性与系统开放性的矛盾,由于公共政策存在事与愿违的潜在可能性,政策的相对封闭性就受到了现实的挑战,公众会基于切身利益积极参与到公共政策过程中来,公共问题的复杂性还需要专家和智囊的专门技术和知识,利益团体和非政府组织的兴起和作用的发挥也要求政府开放公共政策体系来适应现实要求3、公共政策的特性与传统方法论之间的矛盾,公共政策的目标渗透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对公共政策的评估受到公共政策目标非量化特征的约束,这些特性使得以科学化、客观化为取向的传统方法论在公共政策的适用性受到某些限制。
 
10.案例分析要点,1)要用所学理论分析;2)分析时一定要抓住重点;3)分析过程要逻辑一致,前后呼应;4)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
案例分析首先要明确分析的目的在于改善和提高政策本身的水平和质量,解决公共问题,有效地增进或公平分配公共利益;改善公共政策质量、提高公共政策服务效率。分析的时候要确定案例分析的立足点,一般以公共政策的主体——政府的角度来分析,要确定案例所处的政策环节,是已经执行的还是正在论证以及未来的公共政策,面对一个已经付诸实施的政策,面对一个完整的政策过程与明确的政策结果分析可能集中在进行政策评估即对该政策质量与效率进行评价,还要进行回顾式分析,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即可能存在的后果。正在进行的政策要把切入点放在政策的条件和要素的分析上,强调政策分析方法与方案选择,看政策是否科学全面,符合法律,是否能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否能够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增进社会的稳定政策的选择是否注重了公共性、创新性价值取向是否注重公平与公正并兼顾效率;未来政策则要把分析的切入点放在决策的预测上,强调预测决策发生的可能性、可行性与后果分析。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