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电子商务网站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要研究的主要是:如何获得需求、如果进行需求分析、以及如何定义和描述需求。
特点①网站成为信息系统中重要和关键部分.②将原有的管理变为浏览器/服务器模式。③扩展到电子商务功能,新的营销管理方式。④新系统会涉及业务流程的重组。⑤系统管理方式变化为网络化管理。
系统分析的任务和目标
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系统规划的指导下,通过对企业各部、各业务的详细调查研究,深入研究现有系统的工作流程,分析用户的需求,得到新系统的逻辑设计方案,以解决系统“能做什么”的问题。
系统分析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种:
㈠ 系统调查:
①系统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对原系统自上而下的调查和分析,是系统开发人员全面掌握真实和尽可能完整的信息,数据及其处理过程和对新系统的功能要求,为构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建立正确的基础。
②系统调查的重点是用户与现行系统的整体情况,现行系统与外部的关系,特别要了解系统的能力,资源及受到哪些条件的限制
③系统调查内容包括:组织机构
、功能业务、目标和发展战略;外部环境,外部实体,物质信息来往决策方式、过程,管理方式、方法;管理信息渠道,信息需求和获得方法;数据的输入输出、处理过程、存储和流向;现行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网站系统建设的资源情况。
㈡ 网上能开展的业务分析:①业务分析是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和功能模块的
基础。 ②分析现有的业务流程和模式,仔细研究企业自身的需求,确定上网业务。根据商品特色、行业特点及所处的行业地位选择可以上网开展的业务。
㈢ 目标客户调查与分析:
①确定网站目标客户,对网上客户实现的以及潜在的各种需求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吸引住目标客户网站才能成功。 ②目标客户调查与分析方式是在网站建设前,通过网络市场调查,对网站将来的潜在用户进行可能的需求分析,并提交分析报告,对网站功能进行规划和实施。网站开通后,通过对客户对访问和购物情况及提出的需求意见进行分析,并指导改进。
㈣ 竞争对手调查与分析:
①竞争对手调查与分析的
目的是了解原来的竞争对手是否开展网络业务,洞察网上已经开展业务的竞争对手情况,分析现有和潜在对手的优势和劣势,研究对手网络运行情况和电子商务效果。
②确定网上竞争对手 ③了解竞争对手的电子商务战略和主要网上业务。
④研究竞争对手网站的设计架构与运行效果 ⑤一定要有战略意识地考察对手的网站
㈤ 电子商务网站的市场定位:
①市场定位分析的主要工作:企业已有和潜在的竞争优势的挖掘与分析,与对手相比有竞争力的产品及服务优势的筛选与确认,决定企业竞争性市场定位。 ②竞争性分析,确定本企业优势。
③竞争对手网站内容结构与运行效果分析,确定本企业网站架构。 ④新产品市场开拓分析,确定未来发展方向。
系统分析工具:
系统分析的顺序:①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②业务功能分析;
③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图表和工具)。
㈠ 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的
目的是调查组织发展目标及其战略规划;了解组织的现状及管理体制;划分组织的各个功能;分清组织内各种流向,包括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等。
组织结构指的是一个企业的组成以及组成这些部分之间的隶属关系或者管理与被管理关系。组织结构分析就是将了解和掌握的组织结构用图形式描绘出来,供后续分析和设计参考。
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提出了以下要求:①了解组织的目标及其战略规划。
②了解组织机构及其每部分的功能。 ③了解相关部门职能上的 各种联系。
④分析组织结构的合理性。 ⑤分析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性。
⑥发现其中的问题 。 ⑦提出改进的意见。
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的基本工具有:业务关系图、业务功能一览表、组织机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关系图。
组织机构图是综合反映组织状况的图表。
㈡ 业务功能分析:
企业进行业务流程分析的前提条件是分析人员了解组织的目标;分析人员已经掌握组织的基本业务;分析人员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
业务流程分析的基础是业务流程调查和现有信息载体的相关调配。
业务流程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剖析现行业流程,经过调整,整合以后重构目标系统的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分析的基本工具是业务流程图。
业务流程分析是数据流程分析的基础:对整个系统分析有基础性的作用。
业务流程调查的主要任务是:调查系统中各环节的业务活动,掌握业务的内容、作用、以及信息的输入、输出、数据存储和信息处理方法及过程等,为系统建立数据模型和逻辑模型打下基础。
业务流程调查的基本步骤如下:
①通过调查掌握基本情况。②描述现有业务流程—绘制业务流程图。 ③确定现有业务流程。
④对业务流程进行分析—知识和经验支持。 ⑤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⑥提出优化后的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图是描述系统内各单位、人员之间的业务系统、作业顺序和信息流向的图表。
㈢ 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
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的主要任务是绘制数据流图和组织数据字典。
⒈数据流图:是一种描述数据通过系统的流程以及该系统实施的工作或者处理过程的工具。它主要描述数据流动、存储、处理的逻辑关系,也称逻辑数据流图(DFD)。
⑴数据流图的组成:①.
外部实体:指系统以外的与系统存在联系的人或事物。
②
.数据流:是数据处理过程的输入和输出。②
数据存储:为数据存放的地方,批数据存储的逻辑描述。
④
数据处理过程:对数据的逻辑处理功能,即对数据的变换功能。
⑵数据流图的图例:
⑶数据流图的基本画法:绘制数据
⑷绘制数据流图的注意事项:①关于层次的划分 ②检查数据流图的正确性 ③提高数据流图的易理解性
⒉
数据字典由人工方式建立,事先印制好表格,填好后按一定顺序排列而成字典。也可以建立在计算机内,数据字典实际上就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库,这样使用、维护都比较方便。
数据字典中有两类条目:数据元素和数据结构。不同类型的条目有不同的属性需要描述。现分别说明如下:
①
数据元素又称基本项,是最小的数据组成单位,也就是不可再分的数单位,例如姓名、性别等。
②
数据结构又称组合数据项,它重点描述数据之间的组合关系,级说明此数据结构包含哪些成分。
5.1.3系统分析报告
①市场分析 ②竞争对手分析 ③产品技术构架 ④项目决策和组织方式
⑤项目发展规划及关键要点 ⑥融资需求与投资说明
5.2 电子商务网站系统设计
⒈系统设计的步骤:①确定电子商务网站功能定位 ②确定网站的收费对象和收费规则
③确定网站栏目的功能 ④确定网站的信息流和控制流 ⑤网站的后台管理⑥网站的数据库设计
⒉系统设计的任务和目标
㈠系统设计又称为物理设计,系统设计通常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是总体设计,其任务是设计系统的框架和概貌,并向用户单位作详细报告,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阶段—详细设计,这两部分工作是相互联系的,需要交叉进行
㈡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
⒈总体设计包括系统模块结构设计和计算机物理系统的配置方案设计。
⑴系统模块结构设计: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以下几个问题:①如何将一个系统划分成多个子系统
②每个子系统如何划分成多个模块 ③如何确定子系统之间、模块之间传送的数据及其调用关系
④如何评价并改进模块结构的质量
⑵计算机物理系统配置方案设计:
⒉详细设计:
⑶编写系统设计说明书:
2
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在保证实现逻辑模型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目标系统的简单性、可变性、一致性、完整性、可靠性、经济性、系统的 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将分析阶段获得的系统逻辑模型,转换成一个具体的计算机实现方案的物理模型,包括计算机物理系统配置方案报告和一份系统设计说明书。
3系统设计的主要工作:①总体设计 ②代码设计和设计规范的制定 ③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④数据存储设计 ⑤计算机处理过程设计
4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原则:①系统性 ②灵活性 ③可靠性 ④经济性
系统设计的方法
㈠结构化设计的方法:
结构化设计方法是使用最广的一种设计方法,由美国IBM公司的W.STEVENS、G.MYERS 和L.CONSTANTINE等人提出。
①相对独立、功能单一的模块结构 ②“块内联系大、块见联系笑”的模块性能标准 ③采用模块结构图的描述方式
㈡模块结构图:
⑴ 模块的概念:一个模块应具备以下
四个要素:①输入和输出 ②处理功能 ③内部数据 ④程序代码
前两个要素是模块的外部特性,即反映了模块的外貌;后两个要素是模块的内部特性。
⑵模块结构图的基本符号:①模块 ②调用 ③数据 ④控制信息 ⑤转接符号
㈢
系统流程图是用来描述系统物理模型想一种传统工具。
①系统流程图的符号 ②用系统流程图描述现行系统工作流程 ③信息系统流程图 ④处理流程图
㈣IPO图是对每个模块进行详细设计的工具,它是输入加工输出图的简称,它是由美国IIBM公司发起并完善起来的一种工具。
目前用于描述模块内部处理过程有如下几种方法:
结构英语法、决策树方法、判定表方法、算法描述语言。
⑴结构化英语关键词是:IF 、THEN 、ELSE 、SO 、AND、 OR。
⑵决策树是一种自上而下生成的。每个决策或者事件(即自然状态)都可能引出两个或多个事件,导致不同的结果,把这种决策分支画成的图形像一棵树的枝干,故称决策树。
⑶判断表是一种表达判断逻辑的工具,它以表格的形式给出各种条件的全部组合以及在各种组合下应采取的行动。
⑷算法描述语言:①语法形式 ②控制转移语法 ③循环语句 ④其他语句
㈤控制流图(FC)又称框图,它是历史最悠久、最常使用的程序细节描述工具。
框图的三种基本成分①处理步骤(用矩形框表示) ②条件判断(用菱形框表示) ③控制流(用箭头表示)
框图的主要缺点在于,它并不能引导设计人员用结构化设计方法进行详细设计,人们可以使用箭头实现向任何位置的转移即(GOTO语句),如果使用不当时,框图就可能非常难懂,而且无法进行维护。因此,箭头是框图中的一个隐患,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框图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人员的水平。
㈥问题分析图(顺序、选择、循环)
㈦过程设计语言是一个笼统的名字,目前有许多种不同的过程设计语言。过程设计语言用于描述模块中算法和加工的具体细节,以便在开发人员之间比较精确地进行交流。
优点:①同自然语言(英语)很接近,易于理解。 ②易于被计算机处理并存贮,例如用行编辑或字处理软件就可以方便的对它进行修改编辑。 ③可以从它自动产生程序。例如目前已研制出从PDL/C产生C语言源程序的自动工具。
总体构架设计
架构设计就是关于如何构建系统的最重要的设计决策,这些决策往往事 围绕将系统分为哪些部分、各部分之间如何交互开展的。
用户界面设计
用户界面(UI)指的是用户与界面的关系。UI设计则是指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
1.UI含义:
UI 的本意是用户界面,从字面上看是用户与界面两个组成部分,但实际上还包括用户与界面之间的交互关系:界面设计。 界面设计不是单纯的美术绘画,它需要定位使用、使用环境、使用方式,并且为最终用户而设计。
3.UI设计的原则:
用户原则。人机界面设计首先要确立用户类型。
简易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
从用户的观点考虑原则:想他们所想,做他们所做。
有序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 人性化原则
屏幕布局都应遵循如下五项原则:①平衡原则 ②预期原则 ③经济原则 ④顺序原则 ⑤规则化
4.UI的界面设计和评价:
四项基本要求衡量:①界面设计是否有利于用户目标的完成。 ②界面学习和使用是否容易。
③界面使用效率高低。 ④设计的潜在问题
具体以以下特点为准:①实用性 ②有效性 ③易学性 ④系统设备及功能使用面 ⑤用户满意程度
传统经验方法有如下几种:①实验方法 ②监测方法 ③调查方法
另一种不同于经验方法的是形式化方法。这种方法建立在用户与界面的交互作用模型上。
Dreamweaver主要特点:①最佳的制作效率 ②网站管理 ③无可比拟的控制能力 ④所供即所得 ⑤梦幻样版和XML ⑥全方位的呈现 ⑦Photoshop工具
模块详细设计
模块化设计的
关键:
模块标准化,模块划分。
模块划分注意以下几点:①模块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及其更换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②保持模块在功能及结构方面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③模块间的接合要素要便于连接与分离 ④模块的划分不能影响系统的主要功能
3.模块结构的设计原则①高内聚 ②低耦合 ③模块分解 ④模块的扇入和扇出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秀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①需求分析阶段 ②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③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
④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