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政治的解释:
(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2、政治的实质和含义:
(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利,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4)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3、概括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从狭义的角度上讲,政治学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就广义的角度而言,政治学要以公共权利为研究对象
4、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1)政治学基础理论(包括政治思想史)它是建立政治制度、指导国家政治活动的基本原理,是政治学的基础与核心(2)中国政治;这是我国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3)比较政治(4)公共政策;现代政治学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对政府制定与执行政策过程的研究日益发展(5)行政管理(6)国际政治
5、《共产党宣言》内容:
(1)它提出来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2)人类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3)《宣言》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4)强调无产阶级在政治上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5)《宣言》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6、政治学研究的方法:
(1)历史研究法(2)制度研究法(3)比较研究法(4)结构—功能研究法
7、氏族制度的特点:
(1)氏族内部禁止通婚是氏族制度的根本规则(2)氏族制度中的决策组织——议事会,是一切成年男女平等表达意见的议事机构(3)氏族成员有互相帮助、互相保护的义务
8、国家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产生的形式:
(1)雅典国家的产生形式(2)罗马国家产生的形式(3)德意志国家的产生形式
9、国家根本区别于氏族组织的主要特征:
(1)国家是按地区划分居民,氏族组织是以血缘关系划分居民(2)公共权力的设立
10、奴隶制国家:奴隶制国家是建立在奴隶占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的上层建筑。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奴隶主不仅占有全部生产资料,而且还占有生产者——奴隶本身
11、封建社会所有制具体形式:
地主占有制、领主占有制、国家占有制和自耕农占有制
12、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僚制特点:
首先,它是由专职官史组成的权力机构 其次,在官僚集团内部,有着按等级划分官职的严密组织再次,封建官僚按官阶高低享有特权,特权成为官僚制的核心
1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展必备条件:
(1)充足的货币集中于少数人手中(2)广阔的劳动力市场
14、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和确立过程可以看到,这一生产关系具有的特点:
(1)生产资料为资本家私人所有(2)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3)资本主义生产以雇佣劳动的方式进行(4)资本主义生产以交换和货币关系作为自己存在的必要关系
15、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整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暖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式
16、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的社会化水平,使生产获得了社会化的属性,主要表现:
(1)生产资料的社会化(2)生产过程的社会化(3)生产产品的社会化
17、在资本主义国家内外部构成并加深了三大主要矛盾:
(1)无产阶级与垄断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2)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3)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使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尖锐
18、民主的概念:
(1)民主是指公民管理管理国家的权利,反映的是公民与政权的关系(2)民主是指统治阶级实行统治的方法,也叫做管理国家的方法,即国家的政治统治形式(3)民主指国家活动的原则
19、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的基本特点:
(1)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式的无产阶级专政(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在政权组成的积极结构和专政对象上,也有自己的特点(3)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4)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行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20、社会主义国家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国家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经济基础(2)社会主义国家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工农联盟作为国家的阶级基础(3)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在于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4)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国家,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构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特征(5)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21、【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基础,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具有的意义:
一方面,在社会生产关系中占有主体地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另一方面,多种经济成分的生存,标志着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长期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
22、国家权力的特性表现:
(1)强制力的垄断性(2)普遍的约束力(3)主权性
23、国家历史类型:
所谓国家历史类型,是按国家本质对国家进行的历史分类,是对各式各样的国家的具体形态的共性进行的分析和概括
24、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作用:
(1)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2)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反抗和破坏活动,维护社会主义的秩序和稳定(3)组织和管理社会主义经济,大力发展生产力(4)协调人民内部的利益和矛盾,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5、从国家形式的具体内容上分析,国家形式包括:
(1)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尤其是中央(全国)政权的组织形式(2)国家的结构形式,主要是指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3)国家权力机关的具体运作方式和具体制度,在中国的政治术语中,他们通常被统称为“政治体制”
26、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家机构中的体现:
(1)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由人民代表大会行使(2)保证国家机关之间合理分工,协调运作,依法进行权力制约(3)保证立法和决策民主化和执行的集中化与分工责任制(4)保证合理划分中央国家机构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和管理权限,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
27、民族的定义:
民族就是由共同语言、共同领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联合起来的人们的稳定的社会共同体
28、民族运动:
是指别压迫民族反对压迫民族、争取民主平等或民族解放的斗争
29、资产阶级民族主义:
指的是资产阶级的民族观点和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与原则,是资产阶级最基本的民族政策
30、大国沙文主义:
指的是大国在对待小国的关系问题上表现出来的一种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反动资产阶级民族主义
31、民主自决权:
指每个民族在自主的基础上安排自己生活的权利
32、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必须遵循的原则:
(1)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的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区域自治(2)民族区域自治是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它和历史上的所谓“民族文化自治”以及所谓属人主义的民族分治政策是截然不同的(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保证自治机关充分行使自治权
33、压力集团的含义:
压力集团是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的政治术语,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性利益团体,即政治团体
34、政治文化:
指一个国家中的阶段、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
35、政治社会化:
指的是政治文化的社会化过程,也即一个社会中的政治文化通过某种方式而得以传播、普及和延续的过程
36、经济发展决定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
(1)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决定党的十三大面对的突出问题是政企分开(2)确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党的十四大面对的突出问题是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决定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突出问题是依法治国(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决定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突出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5)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决定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突出问题是社会公平正义
37、国家主权在国际政治中对于国家的意义:
(1)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获得参与国际政治生活能力的基础(2)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成为国际政治的独立行为主体的必要条件(3)国家主权是一国在国际政治中具有与他国平等地位的重要保证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