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复习资料:2019年1月自考《管理心理学》重点串讲第十章

发表时间:2018-12-29 16:27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第十章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关系的一般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一般概念及特性
(一)人际关系的一般概念
人际关系:是组织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它既包括心理关系,也包括行为关系。它是一群相互认同、情感相互包容、行为相互近似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成的关系。
(二)人际关系的特性
人际关系的特性:1、社会性2、情感性3、复杂性

二、人际关系的类型人际关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按性质划分:(1)自然性人际关系(2)社会性人际关系
2、按形式划分:(1)合作型人际关系(2)竞争型人际关系
3、按效果划分:(1)良好的人际关系(2)不好的人际关系
4、按公私关系分:(1)公务关系(2)私人关系
5、按组织形式分:(1)正式群体中的人际关系(2)非正式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三、群体成员人际关系的分析
1、群体成员人际关系分析图
这一方法是社会心理学家莫雷诺创造的。他认为成员相互作用的关键在于彼此的好恶情感。他制作了一种由群体成员自行填报的调查表。根据填报内容分为“吸引”、“排斥”和“不关心”三类,然后绘制成“群体成员人际关系分析图”。
2、相互影响分析图
这是由贝尔斯于1950年创造的一种分析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方法。

四、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P234
1、对团结的影响2、对工作效率的影响3、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
4、对人体心理健康的影响5、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 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受到多种多样因素的影响。
1、相似性和一致性:人们之间在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的一致性,是建立和发展友谊关系最主要、基本的条件。
2、距离的远近:人们在居住、工作、学习等空间位置上的接近。
3、交往的频率:指人们在单位时间内相互接触次数的多少,一般来说,人们交往的频率越高,越容易形成密切关系。
4、性格和气质:这两种因素往往影响人际交往的数量与质量。
5、主观印象:在人际交往中,主观印象尤其是第一印象十分重要。
6、思想品德:最关键的还是个人的世界观与思想觉悟。
7、需求互补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基本规律
人际关系的基本规律
1、吸引接近规律:(1)外貌吸引(2)言语吸引(3)才华吸引(4)学识吸引(5)名望吸引
2、趋同离异规律:(1)认同现象和趋同倾向(2)认异现象和倾向(3)酬赏性趋同和惩罚性离异
3、互需互酬规律:(1)互需是建立人际关系的思想基础(2)互酬是发展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4、交往深化规律:(1)礼仪交往(2)功利交往(3)感情交往(4)思想交往
5、交互中和规律:人际关系双方,通常并不是完全均等的,而是互有差别,在交往过程中互相影响,逐渐接近,结果呈中和状态。


第四节 测量人际关系的方法
测量人际关系的方法P245
1、社会测量法2、行为测量法3、参照测量法4、动机测量法5、层次测量法6、相关测量法7、历史测量法


第五节 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
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
一、感情投资法
感情投资是对人倾注真挚、炽烈的感情,舍得在密切感情方面花本钱、下功夫,以争取人心,更好地发挥群体成员的积极性。

二、心理吸引法
心理吸引法是创设一种“心理磁力场”,设个吸引的中心,就能吸引群体成员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三、深层了解法
人们的交往是由浅入深的。礼仪交往,互相关照;功利交往,促使事情办成;感情交往,建立一定友谊;思想交往,成为知己。心理动力学认为,深入了解别人,是要经过一定层次的。

四、中和互补法
人们之间互有差别,互有需求,互有补偿,相互接近,逐渐中和,成为好朋友,使群体达到和谐的状态。

五、求同存异法
人们交朋结友,只要政治原则、基本倾向相同,至于个性特点、习惯爱好、生活情趣等有差异,不妨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枝节问题上不苛求于人,同样可以成为好朋友。

六、排难解纷法
朋友之间遇到了困难,在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手来帮助他排难解纷,表示同情和支持,最能获得对方的感激,最容易结成亲密的友谊。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