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保障作为法律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中。
2.作为社会保障法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障”,早在1883年至1891年间就已由(德国)政府所创立。
3.在19世纪下半叶,俾斯麦任普鲁士帝国首相。
9.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保障法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1601年颁行的《济贫法》
4.被称为“福利国家之父”的是贝弗里奇教授。
5.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其对象涉及(全体社会成员)。
6.社会保障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a保险范围的社会性b保险目的的社会性c保险组织和管理的社会性
7.在保险费用的分担方面,养老保险、疾病保险、失业保险一般都由国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三方负担,而(工伤保险)则根据“无责任补偿”原则,由用人单位单方负担,实行社会统筹。
8.狭义的社会保险主要包括生育保险、疾病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及养老保险。
9.社会性-社会保险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社会性、互助性、补偿性。
10.社会保险的对象范围目前只限于
劳动者(全体劳动者)。
11.社会保险的原则中包括:社会保险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12. 根据保险待遇的性质,社会保险分为生育保险、疾病保险、养老保险、伤残和死亡保险四类。
13.美国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在社会保障立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对社会保障进行全面系统规范的法律。
14.社会保险基金应当实行
全社会统筹
15.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包括社会保险基金的运用、保值和增值。
16.社会保险的一般法律特征:适用普遍性、国家强制性、社会保障性、互助救济性、
预防性、福利补偿性和储蓄性等。
17.养老保险的作用(简答)
18. 德国于1889年颁布《残废和老年保险法》,该法标志着现代意义的养老保险法的诞生。
19. 195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为标志,基本形成了养老保险法律体系。
20.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又称之为企业年金,企业年金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
21. 养老保险基金是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而成.在我国主要由国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三方共同按比例负担。
22. 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人口老龄化状况,采取
部分积累式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模式最为科学。
23. 养老保险基金负担主体包括国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并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为主。
24. 提取的比率,确需超过企业工资总额20%的,应报劳动部、财政部审批。
25. 禁止养老保险基金直接投资于如下领域:(1)直接放款;(2)经商;(3)办企业;(4)投资股票买卖;(5)提供担保。
26. 享受失业保险的资格条件:一是失业者必须符合劳动年龄,二是失业必须是非自愿失业。三是失业者必须满足一定的合格期条件。 四是失业者必须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
27. 失业者表示愿意接受职业训练和合理的工作安置。若失业者拒绝,则认定无再就业意愿,停止保险金的发放。
28. 失业保险基金特点:一是强制性。二是无偿性。三是固定性。
29. 失业保险基金的特点是强制性,即:国家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向规定范围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征缴社会保险费。
30. 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