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复习资料:2019年1月自考《20世纪欧美文学史》知识串讲十四

发表时间:2018-12-20 10:56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第一节  德国文学
1、二战后,德国被迫分裂为东德和西德。
2、二十世纪的德国文学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1)魏玛共和国成立前,即一战前后。(2)魏玛共和国时期。(3)第三帝国时期。
3、“新实际主义”浪潮:作为表现主义的反对者,它主张文学要表现生活的本来面目,主张作家客观、实际、具体、准确地反映现实生活。
4、流亡文学:由于反对法西斯,德国出现大量流亡作家(大部分属于现实主义作家),他们立场各异,但都反对法西斯。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承受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压力,很多因精神崩溃而自杀,在12年里出版了2000多种图书,向全世界人民真实再现了法西斯专政前后德国的社会状况、法西斯的残暴行径、流亡作家们在异国他乡的不幸遭遇。流亡文学是德国文学在法西斯统治时期保持德国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学。
5、赫尔曼 苏德尔曼:世纪初著名的现实主义戏剧家、小说家。剧本共35个,有《荣誉》《故乡》《索多姆城的末日》《德国的命运》等。第一部小说《忧愁夫人》。
6、雅各布 瓦塞尔曼:二三十年代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品《牧鹅少年》。
7、托马斯 曼:他的创作以其对现实深刻、诚挚的思考以及所表现出的机敏和智慧,成为20世纪德国文学史上最重要和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广博的社会内容,始终在探寻讲人们从一战造成的焦虑、绝望和无所归依的精神困境中拯救出来的途径。      在艺术上,托马斯 曼继承了德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有所创新,受到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影响,他非常重视人物潜意识的表现;他重视作品中形而上的哲学思考,而不是对外部世界作细致入微的模仿。现代派的一些手法也被大胆尝试。

《布登勃洛克一家——一个家庭的没落》:叙述了布登勃洛克家庭四代人的兴衰,描写了19世纪中叶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靠诚信经营的资本家到19世纪末被不择手段的投机者排挤的过程。    四代人,一代比一代更有艺术气质,更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商业的残酷竞争。小说表现了托马斯 曼后来多次表现的主题,即艺术、艺术家和社会之间的矛盾。作者认为艺术是崇高的,讲道德的,艺术和资本主义是不相容的。   小说显示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立场。他把一个家族的兴衰史写成了超越单纯家庭起落而具有广泛时代内涵的宏伟画卷。1929年获诺贝尔奖。
中篇《特里斯坦》和《托里奥 克吕格尔》继续探讨了艺术家与生活、艺术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一个不问政治者的态度》

长篇的《魔山》通过对瑞士一家疗养院里病人的描写,展示了一个没落社会濒临死亡边缘的景象。作品以富于象征的笔调,描写了一战前欧洲知识界的各种思想见解和一个正直青年对生活理想的追求,反映了作者本人在大战前的思想苦闷和彷徨。

长篇《绿蒂在魏玛》表达了对歌德的敬仰,并试图通过歌德来确立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
流亡期间,托马斯 曼创作了鸿篇巨制《约瑟夫四部曲》:包括《雅各的故事》《年轻的约瑟夫》《约瑟夫在埃及》取材于《旧约全书》中的传说,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描述了犹太人的聪明才智和诚实正直的高尚品德。将神话传说和现实暗示巧妙结合,暗示在二战中遭受不幸的犹太人终有团圆胜利的一天。

长篇《浮士德博士——由一位友人讲述的德国作曲家阿德里安  莱弗金的一生》:16世纪民间故事中浮士德是中世纪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的反抗者,有强烈的求知欲。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不断进取、勇于探索的典型。托马斯笔下的“浮士德”成了脱离现实生活、没有追求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通过莱弗金这一形象,描绘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德意志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也批判了精神与政治、艺术与生活分离的观点。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