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1.技术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技术选择要视经济实力而行,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好好高骛远。
二是协调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所以在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时,发展是中心问题,要创造条件去争取可能条件下的发展速度。
2.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程序:首先要确定目标功能,这是建立方案的基础;第二,提出备选方案;第三,方案评介;第四选择最优方案
3.经济效果的分类:微观经济效果与宏观经济效果、直接经济效果与间接经济效果、有形经济效果与无形经济效果
4.与技术方案经济性评价有关的主要税种:增值税 、营业税 、.资源税 、城乡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费、企业所得税
5.项目管理研究的基本内容:项目建设的程序或周期规律、项目评价及决策的理论和方法、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与项目管理、项目实施中的指挥、协调、项目的招标投标管理、项目的合同管理、项目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项目的竣工验收与后评价
6.影响生产规模选择的主要因素:市场需求、行业的技术经济特点、资源和设备制造能力以及资金等供应的可能性、规模经济的要求、投资主体风险承受能力
7.建设项目的主要筹资渠道: 建设项目各种资金来源总体上看可以划分股权资金和债务资金两类。股权资金包括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企业的保留盈余资金;债务资金包括发行债券、借款和租赁融资等。
8.制约筹资决策的主要因素:拟建项目的规模、拟建项目的建设速度、控制权、资金结构、资金成本
9.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区别:评估的角度不同、效益与费用的构成及范围不同、采用的参数不同、评估的方法不同
10.国民经济评价的内容:国民经济评价的的内容与程序:识别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计算和选取影子价格、调整基础数据,编制国民经济评价报表、计算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11.后评价与前评价区别:评价的主体不同、在建设过程中所处的阶段不同、评价的依据不同、评价的内容不同、在决策中的作用不同
12.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项目建设必要性的后评价、项目生产建设条件的后评价、项目技术方案的后评价、项目经济后评价、项目影响后评价
13.构筑社会技术创新组织体系的的原则:有利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与保护;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资源的供给与流动;有利于对取得技术创新成果的单位和个人的肯定、激励,以延续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14.熊彼特概括创新的几种形式:生产新的产品;引入新的生产方法、新的工艺过程;开辟新的市场开拓并利用新的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供给来源;采用新的生产组织方法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